企业主:每年给某高校捐百万当校董 获一个招生名额

10.06.2014  01:38

今年高考前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蔡荣生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蔡荣生案背后隐藏的高考招生腐败牵动公众的神经,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暗藏哪些腐败环节?

招生未上线给钱也能上

蔡荣生案揭开了“特招”腐败的冰山一角。梳理近年来的高招腐败案件,招生黑幕触目惊心。

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于兴昌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取、调换专业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共计953万元,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2012年,辽宁省招办两名干部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几年前,湖南省也曝出教育考试院监察处原副处长谭博文等,将69名未上线考生“弄进”大学。

点招” 年捐百万能得指标

记者调查发现,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及补录已经成为“特招”腐败的重灾区,严重危害教育公平。

自主招生沦为“点招”通道。尽管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点招”,高校也对“点招”避而不谈,但记者调查得知,一些高校仍然会留出少量机动招生名额,对教职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实行特殊录取。

在一些高校,每人每年给高校捐资便可成为“校董”,获得相应的“点招”指标。一企业主告诉记者,他是某知名高校的“校董”,每年向这所高校捐助100万元,作为“回报”,每年学校招生时就会给一个“点招”指标。“这个名额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亲属用,也可以送给生意合作伙伴或者有所求的官员。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