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举办高校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骨干培训班
为切实做好省属高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提高各高校普查骨干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顺利完成文物普查工作任务。9月18日-19日,我省举办为期两天的省属高校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骨干培训班。
省教育厅巡视员周金堂出席培训会议,并就做好普查工作及办好培训班提出要求。18所高校分管校领导及联络员、普查员共计45人参加培训。
周金堂要求,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立普查机构,组建普查队伍,安排普查工作专项经费;要统一标准,规范登记。使用统一开发的普查数据处理软件,实行标准化管理;要严守纪律,确保安全。凡收藏保管有可移动文物的高校,都必须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如实、准确地填报普查信息,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参加培训的同志要安心静心参加培训,切实掌握普查工作的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成为行家里手,保证按时完成普查任务。
省属高校文物普查是我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摸清省属高校现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有利于国家准确掌握和科学评价文物资源情况,建立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健全文物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保障文物安全。为科学制定文物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完善可移动文物认定体系;建立可移动文物档案和可移动文物名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为文物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创造基础条件;建立可移动文物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研究服务。
本次普查的范围是我省高校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根据省普查领导小组分工,由省教育厅组织普查的高校共18所,其余高校由属地政府负责。普查的文物包括:1949年(含)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由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1949年后的藏品。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登录的主要内容是: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照片影像资料以及收藏单位主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