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炎生:革命“摇篮”走出来的“草根”干部

21.10.2014  12:48


这是高炎生在部队时拍摄的照片(翻拍照片,10月6日摄)。


高炎生(右)和老伴在小区里休息(9月26日摄)。

 
高炎生在练习书法(9月26日摄)。


高炎生一家在1985年拍摄的合影(翻拍照片,9月26日摄)。


高炎生一家人合影(9月26日摄)。


高炎生的自传——《让梦成真——一个共和国同龄人追梦的足迹》(10月6日摄)。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高炎生出生在井冈山脚下的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一户农家里。14岁,高炎生便开始独自离家打工,在泥工社挑过石灰浆,在税务所当过勤杂工,也在吉水县供销社当过通信员。19岁时,高炎生毅然决定从军入伍。“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我走上了充满希望之路。”高炎生说。此后,从战士、收发员、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工科长、军队干休所所长,再转业到南昌市地税局担任纪检组长,高炎生总是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地干出成绩来。高炎生说,因为家境困难,他未成年便出来闯荡,虽然读书不多,但母亲却教给他受益一生的处事道理。“从小母亲就告诉我‘靠爹爹会老,靠墙墙会倒,只有靠自己’,‘少说多做,紧开口、慢开言’。”“我的一生坎坷,但父母养育我,解放军大熔炉锤炼了我,党和人民培育了我,如果离开了祖国的沃土,我的一切都无从谈起。”5年前,90岁高龄的母亲经常叨念往事,促使高炎生萌生著书的想法,将家庭的情况和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以便让子女后代了解父辈的奋斗。“国家的富强才使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给这本157页的自传起名为《让梦成真——一个共和国同龄人追梦的足迹》,记录了他“树梦、追梦、圆梦”的历程,引发不少同龄人的共鸣。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