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分为二”,能否叫好又叫座?
新华社发
关于高考改革的任何讯息,总能引来万众瞩目。
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高考。“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高考模式“一分为二”释放出怎样的改革信号?何种制度及配套设计能让技能型高考获得青睐?这将对教育本身及就业市场产生什么样的辐射作用?针对以上问题,23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
一问:高考模式为何要“一分为二”
技能型高考,其实并非新词。早在2012年,湖北省就率先实施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办法,力图在中职与高职、职教与普教之间搭建起沟通衔接的“立交桥”。而此次鲁昕的表态,更透露出面向普通高中生实行技能型高考的改革意向。
那么,高考模式为何要实现这样的“一分为二”?
在张亚群看来,这种分类考试办法更适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选拔的要求,“过去是"一张卷子考各类考生",很难体现不同类型高校对人才选拔的特定要求,也使高考低分者不免有挫折和自卑的感觉”。不少专家也表示,在国际上普教与职教“分类考试”已是普遍做法。
不过,在习以为常的“职教是二等教育”“技能型人才低人一等”的观念面前,此次改革能否不再像由职教“扛大旗”的春季高考一样寂寞收场?
“这项改革举措的真正落实,需要加强四方面的配套工作。”张亚群表示,根深蒂固的“重学术轻应用”观念或将成为最大阻力,为此,“首先应提升对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及选拔方式改革意义的认识,营造人才选拔的适宜环境;其次,要精心组织技能型高考,从命题、选拔标准到组织管理,必须严格要求,不能"降一等"来考,缺乏应有的含金量;三要加强教育配套,充分重视高职及应用型本科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四要解决好技能型人才的出路问题,这将提高人才选拔的吸引力。”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