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高考合理安排饮食起居 本网发布高考作息表助力考生

05.06.2015  19:58

  专题: 聚焦2015江西高考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6月5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 张元根)一年一度高考近在眼前,对于即将高考的学生来说,是该抓紧仅剩的几十个小时复习,还是该放下心来休息以备更好的应考?快来听听往届高考学子及相关专家怎么说?同时,本网通过采访,整理出一份完整的作息时间,供各位即将高考的学子参考。

  不要再挑灯夜战 复习重点查漏补缺

  “距高考不足两天,这时候需要保护好良好的心态,平心静气地去面对这场人生途中的重要转折点。”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万木兰建议,已习惯了挑灯夜战的“夜猫子”型考生,不要再每天都不断去接触新的卷子和习题,可以把复习的中心放在查漏补缺上,看看自己的错题本、书本上某些重要的概念和公式(尤其是公式和概念的适用范围)等等。

  “千万不要跟风,意思是不要其他同学做什么,你也做什么,每个人的应该根据自己的不足针对性的复习。”万木兰说。

  在考试技巧方面,考生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时间,并估算出自己在每个部分花掉的时间,适当调整到最优。考试时可以适当跳过困难的题目,把能够得到的分数尽量都拿到,剩下的时间再去解决比较困难的题目。

  保持最佳状态 高考期间养成午体习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无疑是应对高考成功的关键所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不要再熬夜复习了,否则在考试时大脑容易兴奋不起来,精神不易集中。考生最好晚上10点钟左右就上床睡觉,早上6点钟起床。”带过多届毕业班的熊丽萍老师建议,从现在开始,考生要按照高考时间去安排作息,将自己的最佳状态调整到上午和下午考试时间。

  高考时间是上午9:00到11:30以及下午3:00到5:00。每天中午都有一段休息时间。在平时学习中,大多数学生没有中午睡觉的习惯,因此,如果到了高考日,考生很可能中午睡不着,而影响下午考试的发挥。考生现在就要养成午睡的习惯,最好每天坚持午睡一小时。

  “高考不仅考核知识,更是心理上的较量,在复习中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发挥正常的水平。”心理专家称,一旦考生连续3天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进食量低于平常,可能会出现坐卧不宁、心慌气短、呼吸急促、多汗和肢体抖动。因此,这段时间每天最好保证7小时—8小时充足睡眠。

  考生切忌盲补 以清淡为主多食粗粮

  高考期间,考生饮食应该注意什么?营养专家提醒,考生应尽量以清淡为主,清淡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并且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补充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鲜瘦肉、鲜鱼肉等,并尽量多食用新鲜的时令蔬菜。

  尽量多食用一些五谷杂粮、粗粮类的食物,如小米粥,小米粥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吸收,并且对记忆力也有好处。不吃或少吃冷饮,尽量不吃油炸食品。

  切忌盲目进补。教育专家提醒,家长不要过分迷信“营养品”等对智力和考试成绩的作用。人的智力受许多因素影响,营养只是诸多因素之一,各类天然食物中已经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均衡地吃好一日三餐,就能满足需要。

   高考期间作息时间表

  6:00—6:30 起床+早餐

  6:30—8:00: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个时候可以看文学常识(不要死记硬背,看就行了),也可以安排一下对功课的全面记忆复习。

  8:00 前往考点准备考试

  12:00 午餐

  12:30—13:00 午休(一定要平躺,不能坐着打盹;让大脑充分休息,午睡不超过30分钟)

  13:00—14:00:休息后调整一下,养精蓄锐,可以听听轻音乐,做做放松操。

  14:00 前往考点准备考试

  18:00 晚餐

  19:00—22:00 适当看看电视新闻,根据需要安排复习。

  22:00 睡觉,切忌熬夜。(睡前洗个热水澡,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热水泡脚5分钟,有助于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