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言:高考状元沉沦是对人文教育的讽刺

12.02.2014  11:16

  八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四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大年初六的下午,一位好心人发现,一名年轻的“流浪汉”,已经连续三天晚上躺在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里的长椅上过夜了。他帮忙联系到“流浪汉”的家人———第二天,刘国华从老家赶来,儿子却再次消失了。(2月11日《成都商报》)

  高考状元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社会已经对其有了固定的模式,那就是高考状元必须的成功的,否则就是没有脸面见人的。这也恰是刘宁的真实写照,当背负着整个县的荣誉的时候,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情何以堪?正如其父亲所说“他是给整个县丢脸”。而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之下,哪个高考状元的内心世界能够安宁呢?而在社会压力之外,高校以及各个阶段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教育缺失更是一个值得追问的话题,而人文教育的缺失或许才是造成刘宁沉沦的真正原因。当然,这并非是为高考状元提供更多的借口,如果翻开中国高校的人文教育,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伤痛,而人们之所以关注刘宁不过是因为其高考状元的光环,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人想刘宁的遭遇一样,生活找不到北,工作也没有前路。

  在高等院校中,人文教育理应是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属于通识教育还是专业课程,人文教育都不应缺席的是关于人生、世界和价值的三大课题。而在这三大课题之上,灌输各种知识其实只是表面功夫,更为核心的乃是让学生们懂得哲学上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在高校内,这样的教育往往已经被各种竞技课程排挤掉,只能从各种选修课中找寻到踪迹。试想,如果高校都能够开设这样的课程,每个学生都能够懂得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作为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当毕业之后理应不会再出现这样的特殊事件。即使有,也可以通过后期的改变去修正,即像刘宁这样的例子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人生的过程,毕竟他还是只有25岁。

  刘宁的专业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作为曾经的理科状元,理想并非其自己的,而是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想象。那就是,希望他是成功的,一毕业就能找到如意的工作。但是,差距总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高考状元的光环被剥离之后,当其与所有的学生没有两样的时候。他感到的必然是无形的压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人文教育理应跟进,针对高中与大学的不同进行各种疏导,避免出现各种心理上的波动,让学生度过平稳的过渡期。当然,苛责的矛头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教育上,刘宁本人的身份也有着责任,毕竟,他已经是成年人,理应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勇气和胆识。

  人文教育被高校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原本就是功利主义的错误。因为人文教育见效很慢,仅仅是对于学生心灵的滋养,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学问。但是,对于人生的态度理应浸透其中。关于学习、关于生活、关于工作、关于人生,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在人文教育的课程里可能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至少应该找到方向性的指引。否则,高考状元刘宁的沉沦或者将不会是个案,而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人们不能接受的另外一面还在于不能接受其褪去的高考状元光环。(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