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铁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在华东交大起航

07.12.2015  23:04
  “校内外的广泛调研、确立申报主题、筹备工作会议、答辩阶段的准备……筹备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在努力。”12月3日,江西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晓春为高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授牌。届时,历经300多天的团队努力,在华东交大党委书记、该研究中心主任万明亲自率队参加答辩,积极与省委省政府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该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和研究特色,对申报主题进行细致斟酌,反复研讨、充分论证,并结合江西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最终“高铁与区域发展”的申报主题“一锤定音”,该基地从43个申报基地中脱颖而出,成功获批为江西省社科联第二批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授牌的取得标志着江西省高铁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正式起航,也是江西省交通铁路行业工作迈进实质发展的关键一步,更是华东交大彰显大交通行业特色引擎江西省高铁与区域经济的实力与挑战。

    “扎实、踏实、用实交大‘大交通’特色,将求真务实的‘花椒’精神抢先体现在为服务江西省高铁建设上下功夫、掘深井。”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万明在揭牌仪式上强调。

  万明还指出,智库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铁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着实需要加强教师观念、制度建设、评价机制、研究领域、课题来源等‘六个观念’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依托华东交通大学铁路特色的学科背景,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通过科学研究,出精品,出人才,形成良性循环,使基地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高地、人才高地、智库高地。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华东交大要如何步步为“”为在建设期内将基地进一步打造成国家级智库谋发展,从管理体制、人员管理、  项目及成果管理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在拟定的《高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章程》中规范了方方面面的内容,让基地的未来发展有迹可循。

  培养学科带头人1至2名、培养青年骨干3至5名、培养博、硕研究生20至24名;力争完成国家级项目10项左右、省部级项目40项以上……明明白白的数字摆上提案,为华东交通大学高铁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未来目标定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基调。

  置身于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新起点,必须登高望远,脚踏实地。高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带动作用,华东交大将积极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建议,力争在建设期内将基地进一步打造成国家级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