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呼啸而来 不能让它呼啸而过

07.07.2014  20:38

人民网上饶7月7日电(记者秦海峰)随着合福高铁、沪昆客运专线两条高铁、三清山机场和福州港上饶码头等建设,上饶将构建起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一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高铁呼啸而来,不能让它呼啸而过,上饶借力高铁加快产业升级,超前布局全力放大高铁效应,掀起开放升级加速发展的新一轮热潮。

高铁呼啸而来

上个星期,一位美国客商,本来说要来我们公司考察的,后来因为行程安排太紧张,临时取消了。”7月3日,江西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鸿翔无奈地对人民网记者表示。

江西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位于上饶市横峰县经济开发区内,是横峰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的龙头老大,其生产的通讯电线缆用材,30%出口到美国、德国、巴西等国家。外商的青睐对这家企业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美国客人的爽约让张鸿翔格外惋惜。

他们不来的原因是时间太紧,坐动车从上海到上饶需要4个多小时,这对于以分钟计算行程的外国客商来说太过漫长。”张鸿翔说。

高铁呼啸而来,张鸿翔们的遭遇即将成为过去。

随着沪昆高铁和京福高铁的建成通车,上饶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两条高铁十字交汇的地级市。到那个时候,上饶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周边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到杭州、福州1个半小时,到上海仅2小时,到北京也只需5个小时。

横峰是上饶市为迎接高铁时代而布局的“信江河谷城镇群”的组成部分,横峰经济开发区内65%都是浙商。高铁即将开通,张鸿翔回家更方便了。开车需要4个多小时,“坐高铁的话,只需要1个小时就能到家。”张鸿翔说。

到周边大中城市时空距离缩短是高铁带来的最直接利益。然而,随之而来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让上饶的主政者看到了新的机遇,他们对高铁显然有更高的预期。

在7月2日举行的“中央主流媒体上绕行”活动中,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表示,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高铁“十字交汇”地级市,上饶将实现由“内陆腹地”向对外开放合作“门户城市”的转变,奋力打造四省交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江西绿色崛起重要增长极。

不能让它呼啸而过

和张鸿翔一样,郑根生也来自浙江,现在是横峰经济开发区内的江西人民线缆科技集团董事长。2009年,受横峰县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郑根生把厂子从乐清搬到横峰。当时,跟着他一起来投资办厂的还有乐清另外4家企业。

都是自己家亲戚开办的企业,而且和我的企业都有关联性,索性就一起来了。”郑根生说。如今,得益于当地的优惠政策和大力扶持,郑根生和其他4家企业在横峰经济开发区内地位举足轻重,电缆产品畅销国内外。

作为一家具备研发实力的公司,江西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的通讯电缆用材不仅出口欧洲和北美市场,而且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产品系列覆盖范围“大到大拇指,小到头发丝”。而支撑这一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才”。

现在的江西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高端人才都不愿意来,每次遇到技术性问题都得求教于企业浙江总部的研发团队,费时费力。受困于一些技术难题,企业在上饶扩产建厂的步伐也总是快不起来。”张鸿翔对人民网记者表示。

和张鸿翔的苦恼一样,郑根生也觉得江西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除此之外,郑根生还觉得,上饶应该更加注重物流配套的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开放,“硬件和软件都要跟上,以崭新的姿态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郑根生说。

提起当前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郑根生表示:“在我的老家浙江温州,没有更多的土地供企业发展,因而那里的企业都急需外迁发展,而土地正是江西的优势,这也是江西吸引浙商的地方。然而这里的物流配套还比较落后,产品往往不能及时运出去。

上饶市市长潘东军在7月2日举行的“中央主流媒体上绕行”活动上表示,过去经常讲,“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现在光有传统的火车已经不够了,还要有升级版的高铁。沪昆高铁和京福高铁建成后,每天至少有150对列车经过上饶境内,每天发客量将达4万人。快速、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促进上饶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铁呼啸而来,我们不能让它呼啸而过,能否抓住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机遇,加快上饶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潘东军在会上斩钉截铁地说。

借高铁加快产业升级

高铁的开通,将给上饶带来一系列的“鲇鱼”效应。“三纵三横”铁路网的形成,使得上饶由原来的交通节点城市转变成交通枢纽城市。南北方向通达长三角地区及长株潭城市群,东西方向通达长三角地区,真正使上饶变成了上海的近郊区、海西的后花园。

专家认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立体式的枢纽格局,将有力推动上饶由“内陆腹地”向对外开放合作“门户城市”转变,带来更多的人气、财气和商气;有力促进转型升级,在更深层次上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为借助高铁加快产业升级,上饶市政府制订了新三年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坚持把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得益于此,2013年,上饶市采取措施在全国率先顶住了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最严格的“双反”制裁,不仅保住了上饶全国光伏产业基地的地位,更使晶科能源在全国光伏产业中率先走出困境,实现盈利。

与此同时,上饶光学、黄金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亮点频出,目前,该市首期固投30亿元的年产10万辆乘用车项目、中镁镁业公司镁合金板材生产项目、中材机械系列输送设备项目、鄱阳无人直升机等重点项目都在建设之中。

除此之外,上饶还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议成员城市,主动接受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自贸区的辐射带动,加快建设赣浙闽皖开放合作区平台,在产业发展、市场体系、科技教育等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开放政策进行无缝对接。

目前上饶重点围绕城市发展中的难题、改革中的掣肘,特别是产业不强、企业不壮、集聚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优等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切实制定有突破性的政策举措,改革一切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达到‘只要沿海发达地区能做的,在我们上饶就也能做、也能做成功’的效果。”陈俊卿表示。

上饶市加快产业升级迎接呼啸而至的高铁,张鸿翔们和郑根生们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将迎刃而解。“百川电导体有限公司二期厂房正在建设中,准备今年年底投产,三期土地已经到位,随着高铁的开通,我相信掣肘百川发展的人才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张鸿翔对人民网记者表示。

和张鸿翔的扩张同步,郑根生也非常看好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可以预计,上饶的物流配套将越来越完善。由于土地的缺乏和当地政策因素,类似人民线缆这样的企业在浙江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我准备联系几家合作企业,争取他们也早日来上饶投资兴业。”郑根生表示。

超前布局放大高铁效应

借助高铁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上饶市还超前布局,主动对接,全力把上饶经济社会的发展导入“高铁轨道”。

上饶市玉山县城东南四五公里的地方,原本是一片无人的山地。由于沪昆高铁的玉山站选址在了这里,现在已经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除了新建的火车站外,玉山在这里同时规划建设了一个将近2000亩的电子商务园。

在上海拥有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廖建亿,这两年已把业务逐渐迁到玉山,正准备落脚产业园。除了交通便利、成本低廉外,玉山高铁旁的电商园能给他带来同行之间的聚集、交流,也是吸引他落户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上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围绕高铁布局产业的一个缩影。在围绕高铁布局产业的同时,上饶还大力推进高铁、机场、高速公路、港口和码头建设,加快境内道路网络改造升级,高标准建设高铁示范站,全力做强三产,激发经济潜能。

和张鸿翔、郑根生等浙商准备在上饶加大投资扩大生产的同时,上饶也主动走出去拜访客商,洽谈项目,积极引进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

在近日举行的上饶市浙江招商引资会上,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表示,要紧紧围绕打造四省交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江西绿色崛起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有序组织地区重点招商。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资金、土地、金融等发展难题,优化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以服务水平的大提升促进项目建设大提速、经济社会大跨越。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