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手榴弹炸倒鬼子伪军 一支驳壳枪击退日伪军骑

10.12.2015  04:51

  宋双来,1926年3月生,河北省武强县常家庄村人,现住北京市。1940年4月参军,1941年入党。历任战士、班长、连副指导员、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副政委、师政委、军副政委、石家庄陆军学院(原北京军区步兵学校)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政委、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委。全国战斗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88年8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8月离休。

  以媒体之名

  致敬老兵

  时光荏苒,七十年弹指一挥已是盛世;沉烽静柝,民族危亡关头的呐喊在历史中回响。本报推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的抗战”系列报道,请健在抗战老兵们亲口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让后人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如果您是一位亲身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或您的身边有抗战老兵,请拨打96399与我们联系。

  日寇入侵河北武强,烧杀抢掠,激起了全民的抗日怒火。13岁小男孩爬上房顶,偷偷剪断鬼子电话线,还暗暗发下“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的誓言。随后,他参军入伍无数次冲入敌群与鬼子厮杀,还乔装打扮拔掉鬼子炮楼、诱敌深入打伏击击毙鬼子小队长……在冀中平原抗日战场上,这位抗战老兵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战斗经历。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本报特推出河北籍抗战老兵宋双来将军与日本侵略者誓死抗争的战斗故事。

  参军:13岁偷偷剪断鬼子电话线 14岁离家参军当起小八路

  1937年9月,日寇入侵河北省武强县,先后在滏村、东辛庄等村庄,制造了一桩桩惨绝人寰的惨案,残害无辜百姓数百人。日寇烧杀抢掠的残暴罪行,激起了宋双来心中的怒火。

  1939年8月的一天,趁鬼子不注意,13岁的宋双来爬上房顶偷偷剪断了鬼子设在村里的一条长约百米的电话线。次日一早,成队的鬼子兵发了疯一样冲进了常家庄村,挨家挨户搜查,最后宋双来被鬼子抓了起来。

  在家人和乡亲们的保护下,宋双来才没被鬼子抓走。但此事后,宋双来便下决心要参加八路军,真刀真枪与鬼子斗争。“当时,我们邻村大屯村驻着一支八路军骑兵团。”宋双来说,他跑到大屯村八路军驻地,看准一个穿吊兜服装的,便缠着人家要参军,“那个人看我个头儿还没马枪高,带我在部队吃了饭,还答应让我回家跟家里人说一声,准备准备。

  第二天一早,宋双来再次来到大屯村时,那支部队却早已离去。“我当时就伤心得哭了起来。”宋双来说。

  虽然没有如愿,但宋双来却铁了心要当兵抗日。后来,区游击小队驻扎在常家庄村。这次,宋双来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一边让村干部帮忙推荐,一边自己缠着区小队的樊指导员。

  1940年4月,刚满14岁的宋双来终于成了一名八路军游击队战士。

  遇险:只身躲在坟头后还击 打倒一个伪军吓退十余个日伪军

  1942年的一天,宋双来前往五区沙洼村给县委送完信返回15里外的二区林东村驻地。刚走上从县城通往留寺林岗楼的公路,便遇到了一队日伪军。“这群人全都骑着马,有十多个人,最前面是两个鬼子,后面全是伪军,他们朝我这个方向跑了过来,边走边指指画画谈论着,像是刚酒足饭饱的样子。”宋双来说,他一看不好,扭头钻进了高粱地,“敌人便快马追过来,嘴里喊着‘小孩,停下!’

  宋双来撒腿就跑,日伪军发现不对劲后,便开了枪。“子弹嗖嗖地从我身边擦过,我不顾一切地往前跑,很快便跑出了高粱地。

  敌人距离宋双来越来越近了,还嚷着要抓活的。“听完他们的话,我心想,活捉我,没门儿。战死无所谓,决不当俘虏!”宋双来说,他果断地从怀中拔出驳壳枪,猛然回头啪啪啪地连打几枪。

  最前面的鬼子看到宋双来还真有家伙,便勒住马缰。宋双来与敌人拉开一段距离后发现,正前方有一片长满茂密小树的坟地。

  于是,宋双来几个箭步跑到了一个坟头后面躲了起来。他定了定神,瞄准跑在最前面的一个伪军开了枪。“那家伙中弹后从马背上滚下来了,敌人也被吓住了。”宋双来说,他的胆气也更壮了,换了个弹匣,猫着腰又跑到另一个坟头后面,喊着“不怕死的就上来!”又开了两枪。

  宋双来在暗处,敌人在明处,几个回合周旋下来,这队敌人完全落了下风。“他们怕埋伏吃大亏,便调转马头逃跑了。”宋双来说,他返回驻地后立刻向马庆云政委汇报了这场遭遇战的情况,“政委得知是我开枪与敌人周旋后,夸我勇敢机智,有胆有识。

  随后,宋双来击退十多名日伪军的事,成了县大队的热门话题,县大队各中队还纷纷邀请宋双来轮流去给战士们作报告。

  除奸:趁搭话之机下了汉奸的枪 和战友一起除掉投敌汉奸

  1942年,日寇发动五一大扫荡,投敌汉奸张拐子带着日伪军大肆抓捕武强县二区的村干部及家属,帮着鬼子干了不少坏事。

  当年7月初,宋双来和游击小队大个子于刚接到上级指示要抓捕汉奸张拐子。随即,宋双来和战友于刚从村干部处得到了张拐子的活动规律:此人居住在敌人占领的小范镇据点,每天上午会去西里千村一个女人家中,下午5点准时返回据点,有时骑自行车,有时步行;身上天天背着或提着手枪。

  得到这些情报后,当即制定了作战计划。由个子小的宋双来负责上前搭讪,故意吸引张拐子的注意力,大个子于刚负责从背后抓捕,“还有两名战士在街口两边的房上埋伏着,架上梯子,一旦情况有变,可以速来支援。

  宋双来和于刚在街口埋伏好,目标便出现了。为了不引起张拐子注意,宋双来只身一人,不带枪,只拎着一条皮带凑了上去,与其搭讪。“他根本不认识我,听到我叫他,他愣了一下,趁这个间隙,于刚从背后扑过来将他的双臂反手拧起,我冲上去下了他的枪。”宋双来说,事先等在西里千村北的青纱帐里的二区游击队员审问了张拐子,并根据他所犯罪行代表人民下达了处决张拐子的命令。

  1942年9月,武强县委决定用“掏窝子”的办法抓捕大汉奸堤南村伪新民会主任吴志荣,此人心狠手辣,一贯仇视抗日军民,欠下了累累血债,在“绿村惨案”中,他领导的新民会成了屠杀抗日军民的刑场。

  有一天,游击队员得到可靠情报,吴志荣将于晚上与从西代村抢来的一曹姓民女结婚。于是,五个游击队员,趁着夜色翻过敌人岗楼、壕堑,来到了伪新民会院内。婚礼正在进行当中,一伙喝得醉醺醺正猜拳行令的汉奸迷迷糊糊成了俘虏,“吴志荣试图负隅顽抗,被我游击队员当场击毙,抢来的妇女也趁机脱离虎口。”宋双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