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吉祥:研究球员限薪 中超学德国不学英国

09.12.2014  19:24

魏吉祥(左)与蔡振华

  北京时间12月9日,中国足协主席魏吉祥、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做客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畅谈中国足球。魏吉祥直言在管办分离的过程中要让中超理事会真正走向法人实体,聘请更加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经营管理人才来运营中超联赛,要防止高度市场化,中超联赛学德国而不学英国、意大利。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提出了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管办分离的问题,魏吉祥对此表示:“应该说管办分离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政府与协会的分管,这个就是体育总局和我们中国足球协会怎么样能够分离。这个问题取决于我们国家整个对协会实体化的政策整体的推进。因为我们中国足协目前还是依托于足球管理中心这样一个事业单位平台。第二,管办分离是中国足协怎么样能够和我们的联赛能够分离。从这个角度来讲,从国际上来看呢,欧洲五大联赛也是由足球协会管理下的联赛逐步与市场的成熟,由联赛联盟这样逐步分离出去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吸引的国际球员也更多、赛事的精彩性也更好。那么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协会还是由协会主导的联赛。

  魏吉祥结合中国国情谈到中超理事会走向法人实体的这一发展趋势,“按照我们中国的情况来讲,我觉得中超已经进行了20年的职业化探索,根据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我觉得我们中超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市场条件,所以我们在职业化改革探索当中,也已经有各家俱乐部为主的理事会和各家俱乐部成立股东的中超公司在运营中超联赛。那么下一步呢,我想就是在中超理事会真正能够走向法人实体,能够真正的由俱乐部层面去聘请更加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经营管理人才来运营中超联赛,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积极倡导和鼓励的。

  魏吉祥直言要防止高度市场化,“要防止高度市场化,你比如欧洲五大联赛的英超、法甲、意甲等等,就出现了联盟与协会之间的矛盾,大家知道英超的高度市场化就导致了外援没有限制,英国足球国家队的水平出现下滑的状态,其实,意大利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学习德国,那么在职业联赛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怎么跟足协的行业管理监管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家利益和市场化有效处理好。另外,还有运动员的限薪以及整个比例过高支出的问题,也是我们正在积极的研究之中。最主要的还是加大市场开发,包括电视转播权、降低成本。

  对于建立全国性青训基地的可能性,魏吉祥表示:“基层足协在职业化以后相继不成为实体,市一级足协应成为青训的依托。2014年已经有20个城市精英训练营已经建立起来了,2015年推广到50个,一方面建组织,一方面把训练体系建立起来。

  白岩松提到“使用球场价格高,踢球变成了高消费,孩子踢不起”的问题。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直言:“确实存在资源空闲浪费的问题,教育部在相关部门协商,探索一种新的途径和模式。”白岩松表示校园足球应避免急功近利,提议中超球员每年拿出6个小时做校园足球志愿者。对此王登峰司长表示:“面子工程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家长校长担心孩子会受伤,加大体育安全管控,制定办法,要落实到责任人,希望建立涵盖学生所有体育运动的意外伤害险,来解决学校体育伤不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