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为患者做饭”体现的医者仁心

02.07.2015  13:00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抢救了一位患者,患者的生命得救了,但接下来长期的治疗需要的费用又使这个家庭不堪重负。医生侯延峰看到患者的丈夫为节约有限的资金为妻子治病,一日三餐吃馒头,他便与同事们商量,轮流为患者做饭,为其增加营养、减轻负担。经过一个多月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患者奇迹地康复了,侯延峰与患者一家结下深厚友谊。(《新消息报》7月1日)

  急诊科医生眼见患者家属为医疗费犯难而省吃俭用,于是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做出了为患者做饭的决定,不仅体现了应有的医者仁心,更体现了医德高凤尚,值得学习。

  深谙“将心比心”,医生才有怜悯患者和家属的“为患者做饭”行为,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将心比心,可是在现实的医患实践中,究竟有多少医生能够做到将心比心?又有多少医生愿意将心比心呢?一些医生更喜欢从自己的方便和利益出发来行医,将患者的方便和利益置之脑后,于是人性化的服务屡有缺失,以至于引起患者不满,医患关系就埋下了伏笔。

  没有无缘无故的医患结下深厚友谊,如果没有医生首先对患者的负责任意识,没有医德的高尚和职业道德的崇高,就不会有患者的满意度,也就没有治疗完后患者对医生的好还牢记于心,不能忘却,总想找个好形式报答,也就没有美好医患关系的佳话。

  患者不忘医生对自己的好,更表达出了如何搞好医患关系的方法,如果更多的医生能够多一些对患者的呵护意识,多一些医者仁心,多一些多替患者着想的思维,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时处处为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而着手,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老患者”牵挂医生,记着医生的好,也就会有更多的人积极主动答谢医生,送给医生更多礼轻人意重的礼物。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省名中医,有可能称不上苍生大医,但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医精诚、悬壶济世和杏林春暖的为医美德,更是温热了苍生大医的崇高内涵,他们用职业道德的脚步丈量着自己的医者仁心,体现着医疗伦理的美感。

  时下,在一些医院有很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就体现了基本的本分,但是这些制度更多地体现了制度冷峻的美感,在冷冰冰的制度之外,其实还可以有更多人性之光让让这些冷峻的制度温暖起来,人性化起来,用制度之外的温暖和人性化之举,将温暖嵌入制度越多,温热的医技、医德和医风就会更多,温暖的医院就会更多。

  如今,医患关系紧张,不乏医生对患者生命安危的麻木不仁,也不要轻易说“把患者当上帝对待”,也不要随意说“患者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把患者先当“熟人”对待,而后再当“亲戚”对待,患者就知足了,最高的境界是把患者当“自家人”对待,这样的医生多了,医患关系咋能敌对呢,医患关系咋能不亲热呢?!

  在现实的医疗实践当中,一些医院和医生仅仅完成了救治的分内事之后就放马归山,至于患者就诊有什么困难和难处,心里有什么反映和不适应,就懒得操心了,不能不说是这是一种有缺憾的医疗服务,难以体现医疗伦理的“最后一公里”的人文呵护,在强调医疗人性化和康复服务深入化的今天,这样的浅尝辄止的服务应该进行服务升级。

  老百姓的健康就是最大的民生,医疗服务能否做到细致化和做到家,做到患者的心坎上,能否将“最后一公里”的温暖送给患者,不仅考验医院的医疗道德和服务水准,更考验医疗服务的民生情怀,如果更多的医院能够想到患者出院后的不适应和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而积极提供比较专业的心里驰援,那么患者幸甚,医疗服务和文明幸甚,民生幸甚,和谐的医患关系幸甚。

  医患纠纷,一个巴掌拍不响,作为患者,多些医疗常识,多些对医生职业的理解,多些就医的耐心,就医的心态才能够平和一些,作为医院和医生,多些对患者的负责任意识,多些不厌其烦和不厌其详的服务意识,更注重服务细节,也不要说把患者当上帝和衣食父母,只要把患者当熟人就行了,只要医患之间多些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医患纠纷就能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