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全城寻孩”上演集体侠骨柔情

04.03.2015  18:39

  齐心协力,全城大搜索,孩童失而复得,说明城市有爱。有了爱心的无处不在,城市的人文精神就特别生动,城市的平安建设就有温度感,文明城市的内涵就更鲜活。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名3岁小女孩在家门口突然被犯罪嫌疑人误当做人资掠走而失踪,引发全城大搜索。石家庄的媒体利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发布寻人消息,号召市民转发。石家庄交通广播946客户端后台显示,有25万人次点击转发寻找女孩的消息,微信点击转发量达8万多人次,微博互动10万多人次。与此同时,大量的私家车主、的哥的姐也自发加入到寻找女孩的队伍中。在众多热心媒体、群众的努力下,这名女孩在9小时后被找到。(《新华社》2015年3月4日)

  孩子安全归家,该劫持事件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果。广播持续直播寻孩,社会热心人士主动点击转发,互动参与,新媒体平台对该事件进行持续报道,齐心协力,遥相呼应,围追堵截,最终发现犯罪嫌疑人,迎来光明的转机,救回孩子,令人欣喜,更令人欢欣鼓舞。

  失踪孩子安全归家,是一次生动的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实践。社会治安的天罗地网,对违法犯罪产生威慑力。诱骗、拐卖和暴力抢夺孩童,天理不容,造成的家庭伤害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这是民众积极参与寻找孩童,围堵犯罪嫌疑人的初衷。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情和怜悯,仁慈和理解,促成了这么多热心市民参与救援,其心可鉴,其情可显。

  孩童丢而复得,说明了新媒体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担当,如果没有新媒体的“现场直播”和“正在进行时”的持续报道,没有新媒体和民众救援力量的配合和呼应,缺少任何一方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孩童丢而复得几乎不可想象。

  家长、公安、民众和新媒体是社会治安治理密切配合的一个缩影,每个节点,每个环节,每个部位相互连接起来,织就了网格化的大网,第一时间,迅速出动,展现的不仅是一种秩序感、参与感和热切,更是良性社会的成熟感和道义担当。

  面对孩童被劫持,热心民众选择积极加入寻找,也许不够专业,但是有这份体恤的爱心就够了,城市就像一个大家庭,不要轻易说“我和他无关”,“你和我无关”,同情心、爱心和仁慈之心就是关联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纽带,有了乐于助人的爱心,陌生人将变得亲昵,陌生的社会将变得充满温馨,爱心是一切代沟和陌生的粘连剂。

  “全城寻孩”,上演一座城市的集体侠骨柔情。齐心协力,孩童失而复得,说明城市有爱。有了爱心的无处不在,城市的人文精神就特别生动,城市的平安建设就有温度感,文明城市的内涵就更鲜活。

  城市精神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孩子丢失,有人帮着寻找,老人晕倒街头,有人喂水,有人撑伞,传递着简约而不简单的城市精神细节内涵。城市举手之劳的爱心越多,助人为乐者越多,城市精神的内涵就越丰富,道德就越生动,文明就越形象,城市的内涵和精神就越有说服力,更有人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