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别让商业裹挟历史文化

31.07.2015  10:36

  近日,由于商业味太浓,北京什刹海、南锣鼓巷落选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的普通关注,令人唏嘘。(《光明日报》7月30日)

  按理说,北京市的南锣鼓巷和什刹海周边,历史文化的积淀不可谓不丰厚,古风古貌保存的不可谓不好,但是遗憾的是,这里被五花八门的酒吧、咖啡馆、杂货店、小吃店、小商铺所包围,显而易见的是现代化的所谓文化,难觅“”的历史文化,店里听不到京味儿的吆喝声,吃不到传统的北京味,更嗅不到浓郁的胡同文化,地标铭牌、文化古建、历史沧桑都被喧嚣嘈杂的商业和旅游消费淹没了。

  由于商业味太浓,北京什刹海、南锣鼓巷落选国家历史文化街区,这本身就是一种警钟和警示,过去的历史文化遗存固然再丰富,文化的固化价值固然再高,但是如果没有保护好,或者所谓的开发性保护仅仅是商业开发,丝毫感受不到保护的力度,只有历史文化的壳,没有历史文化的血肉,形成了狐假虎威的历史文化,这样的历史文化因为“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而让人贻笑大方。

  其实不仅是北京的什刹海、南锣鼓巷,不少的历史文化遗产地区,经受不住文化的寂寞和落魄,纷纷以商业开发模式来“保护”历史文化,一味以满足现代人的物质消费需求为目的,最后的结果却是无法体现街区的历史变迁和厚重底蕴,无法承载弘扬历史文化的重任,过多的商业开发,未能让历史文化街区和名城得到原汁原味儿的保护,没能反映出其原有的价值特性和历史定位。这样的保护仅仅是以保护的名义来糟蹋历史文化。

  对待历史文化街区,关键是要让其“活化”起来,何谓“活化”?就是参评街区对原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有较多的原有居民,至今仍维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力。应该特别关注那些居民能安居乐业、有宜人的环境和亲密邻里关系的历史文化街区。要评选居民能够继续按自己的意愿生产、生活,仍然维持原有的社会功能,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化街区。绝对不能评选那种只保留了躯壳,而丢掉历史文化内涵,将原有居民大量外迁,搞成专供参观的旅游景点街道。

  一些城市的古街道虽然制定了切实可行和科学的保护规划,但由开发商来主导建设,为了平衡资金、追求利润,只能是不断修改规划,其结果是达不到保护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按着规划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按规划实施。同时,要注意采取逐步整治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愿,保护居民利益,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政府出资为主,居民出资为辅,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逐步整治,渐进改善”,这样才可以做好保护区的保护、整治工作。

  面对历史文化名街,把房子重修再高价卖出,或变成有钱人居住的新社区、或变成高档娱乐休闲地、或变成专供旅游参观的布景道具,这些都不是历史文化名街保护的方向。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善了历史文化名街,利用了文化资源,却破坏了历史环境,文化历史联系被割断,文化特色在消失。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历史文脉,而历史文化名街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历史文化名街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历史的记忆,保存古街道的原始性和连续性。

  在城市进入现代化的今天,对待历史文化名街的态度也就是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城市本身由古历史演变而来,历史文化名街本身就是城市的原著居民,是我们的另一个祖先,敬重历史文化名街,就是在提倡一种敬畏生命、文化和伦理的古老理念,人不能忘根,城市更不能忘文化之本,城市因为有了历史文化名街,恰好说明历史文化的脉络还在沿承。

  城市的文化气质从古街道上的古院落和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上大致也能辨认出来,从大街小巷矗立的一株沧桑的古树上也能够体现出来,历史文化名街,才是一个城市里真正的原住民,改变、利用和驱赶原住民,我们要三思而行;不得不改变时,我们要慎重;要砍伐时,我们需要深刻的道歉,假若历史文化名街给道路让道,给发展和商业让道,城市虽然不会因为少了一些历史文化名街而少了现代风采,但是的确少了一些沧桑的“老居民”。对待历史文化遗存,我们真的需要从心里仰视。

  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保护历史文化名街和历史文化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多了些追溯的记忆,也许这才是物质社会更应该保留的人文精神财富,也是新型的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