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让高考励志标语少些“战场”意味

27.05.2015  12:43

  眼下正是莘莘学子为高考进行最后冲刺的时刻,不少学校也想尽各种方法给学生正面激励,在教室里或高中校园中,高悬着一条条“励志”的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广西桂林市一所中学高三教室里悬挂的个性化励志标语很多,比如,“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就算撞的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的大楼”;“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江南时报》2015年5月26日)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宁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个”,“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这些刺刀见红、杀气腾腾的拼命标语,把本该宁静的校园装点成了“战场”,将高考变成武力拼杀才能够解决问题的前沿阵地,其暴露出的赤裸裸功利教育意识可见一斑。

  如此惊悚而暴力的励志标语,更多的感觉就是“血腥”和“血性”,体现出了一种鲁莽和暴力的教育思维,这样的暴力标语吓人的意味更浓厚,激励的色彩反倒被淡化,当励志标语被无德、无法和蛮横等所替代,那么就从本质上失去了励志标语的意义,反而会弄巧成拙,让人贻笑大方。如果改成“提高一分,甩掉千人”或者“提高一分,超越千人”也许更理性,更平和,也更有激励的效果。

  其实,高考的励志标语完全没有必要发狠,发横甚至歇斯底里的空喊,含蓄和富有哲理的励志标语,同样能够达到激励的作用,而且记忆深刻,联想丰富,事半功倍,励志效果会更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现在多流汗,考后少流泪”,“每一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拼十载寒窗,赢一生荣光”,高考的励志标语更需要体现理性、科学和乐观的励志思维才好。

  打动人心的励志标语才能真正带给人前行的动力。要打动人心,首先要贴近人心。要贴近人心,就要尊重人心。要尊重人心,就要先了解人心。了解学生的苦恼与快乐,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才能真正帮他们解决困扰、减轻压力。所以,励志标语不仅要在形式上贴近学生心灵,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贴近学生心灵。同样,教育者不仅要在各种教育方式上贴近学生,更要从教育心态上走进学生。

  励志标语不妨更人情化一些,乐观一些,积极一些。像“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拼搏比理想更现实”、“蛰伏百日,卓冠群伦;智慧拼搏,日有所获”等,或许更能触动心灵。心动不如行动,光有行动没有心动,行动将变得苍白无力。光有心动没有行动,心动将变成一声叹息。情动心动加行动,才是真正直指人心的好教育。未成年人的成长应该是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包括志趣引领下乐此不疲的持续努力,有准备地接受磨炼。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成功的前提是融入社会,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做“人中人”。就是从备考的现实角度看,背负沉重压力,情绪极度紧张,既影响效率,也不利于发挥。

  一些高考励志标语所暴露出的赤裸裸的功利性甚至“戾气”,也是一种社会性潜规则在教育领域的折射。这些年来,“高考改变命运”的观念没变,很多人需要通过高考来实现就业和谋生,高考就意味着“饭碗”,当教育变成了纯粹的为了“饭碗”而战,而不是为了兴趣和创新而学习,直奔结果,少有考虑道德、伦理和人性,雷人的励志标语就必然出现,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雷人励志标语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仅仅是若干教育理念和行为中的一种,但是,向同学、家长和社会传达的却是焦虑、不安和严重的压力,是不顾死活,是你死我活,是高考失败即人生失败的价值观。教育的本质是提倡快乐学习,满足兴趣,带给周围人温暖和正能量,雷人励志标语带来的不是温暖和正能量,而是寒冷和退缩。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和冲刺,只能是填鸭式的机械学习,学习不能带来快乐,校园不能带来温馨,紧张、痛苦、压抑将成为学生们未来对青春年少的回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对全国十省少年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多少年过去了,尽管国家不断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改革,学生们“非常喜欢去上学”的比例反而下降了3.7%。因为“喜欢读书”而学习的仅为7.9%,这说明孩子们的认知需要在下降,取而代之的主要学习目的是“为了实现理想”和“将来有个好工作”等发展需要,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结果!发展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动力将不再存在。而认知需要,却是孩子们保持学习动力不枯竭的源泉。

  雷人高考励志标语是校园功利、浅薄教育文化价值观的折射,教育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宝贵文化遗产,其不足是实用主义与工具性。当找工作和挣大钱成为了教育的目的,这些欲望与向往一旦与实用主义、功利导向结合,就形成了不顾一切的急功近利倾向。扭转这一偏向需要社会完成转型,教育自身也要花很大的气力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