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踏青要文明 莫负梨花美

13.04.2015  15:03

  中卫南长滩上演“梨花劫”,游客走后,留下遍地垃圾和村民的鄙视。“你们城里人的素质只在城里有,到了我们这里就成野人了”,这句听着刺耳的话是中卫南长滩村民说的。近5年来南长滩的游客多了,特别是每年4月梨花开的时候游客最多,这个时候也让村民最烦心,“总有一些游客没素质,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踩踏庄稼…”(《新消息报》4月12日)

  城市人到乡下踏青赏花,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由于不文明,却遭到了农村人的嘲弄和责骂,有素质的城市人变成了“野人”,耐人寻味。

  城市人即便是本为追求一段春暖花开的的快乐旅程,他却始终没弄明白为何收获了一路的白眼;甚至是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来到乡村者,也会如卡尔德隆在《乡村前奏曲》中所写,“他们是些可怜的聋子,已经不懂得乡间宁静的乐曲,不懂轻风吹拂树枝发出的美妙旋律,不懂雨点敲击瓦屋顶或人们忘在院子里的铁桶时走出的田园交响曲”,哪怕其一口普通话,但是也很土,哪怕是着衣华丽,但也没有品味;哪怕很有钱,但也难免“土豪”。

  城市游客要答好文明旅游这张考卷,需要提升文明旅游的素养,当田园郊野和乡村敞开怀抱欢迎您到来的时候,作城市人,也要真心热爱乡下的一花一草一木,不随意地去踩踏、折损。不在游览的线路上留下一点点生活垃圾。在公共场合要尽量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高声喧哗、打电话。要尊重农村的风俗习惯。因为,当你走出城市,你便不仅仅是个人,更是城市的代表,代表的是市民的素养和风范,要通过自己的文明举止言行,让农村人瞧得起,让农村人佩服。

  旅游不文明行为,因为自己的一时兴起而扫了其他游客的兴致,也让农民翻白眼,你在破坏风景,别人也在看你的不文明行为,正所谓“你在街道上看风景,别人也站在桥上看你”,每个游人本身也是风景,关键看你是什么风景,如果是大煞风景,那么就是负能量的风景。

  景区的动植物才是那片土地上的原著居民和主人,去到访和拜谒,尽量不打扰是底线,不让动植物受委屈是基本尊重,不让动植物受到伤害是旅游人的责任,所谓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有时候,真的需要回头看看,需要慢下来检点一下自己的行为,过去说“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更高境界的文明旅游是:“不带走,也不留下”。

  一些游人肆意践踏草坪和攀折花草;一些游人肆意折磨动物园的动物,一些游人“绑架”黑天鹅和自己合影,一些游人将景区百万年晶石削走,无法修复等等,媒体屡屡曝光的损毁动植物的不文明旅游事件,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构建旅游文明的迫切,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旅游别太匆匆,人生漫长,可以纪念的方式有很多,何必乱刻和拥挤,何必为小事情而失大风范,南极“填洞”旅游填充的不仅是雪洞,而是一种环保和旅游文明素养,还有旅游的道德洼地,不带走,也不留下,是旅游更高境界,也是值得很多在路上的人揣摩和体味的人文精神。

  每个城市的游客需要记住:一段快乐的乡下旅程,需要挥洒个性,需要放松,但是更要知道“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更需要的是用一路美景唤醒沉睡的旅游美德,这样才能够享受在他人的故乡而不遭受到白眼和不欢迎,更不能去改变改造甚至污损破坏他人故乡和美丽的风景,热情友好,待客之道,远方的客人首先要自尊和厚道,才能够真正享受到这份热情与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