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人欢产业兴

29.06.2015  12:29
原标题:鱼跃人欢产业兴

调结构、抓项目、解难题、创机制……现代渔业的大发展,走活了永修县水产业全盘棋。截至5月底,该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5.2万亩,实现水产产量2.46万吨,渔业产值3.8亿元。

名贵水产提升引领力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大宗淡水鱼养殖水平在该县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宗淡水鱼出现了品种性“卖难”的情况,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为及时破解这一难题,该县积极引导渔民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本土能人发展名贵水产品养殖。通过他们的带动,该县名贵水产亮点纷呈,白莲湖鱼种场斑鳜、九合螃蟹、梅棠龙虾、柘林大鲵,以及云山棘胸蛙等均有一定特色,特别斑鳜和螃蟹等产品具备了一定市场竞争力。该县依托双用田多,中稻收割后闲置的特点,在立新乡走种养结合之路,即双用田中稻收割完后放入龙虾,经过几个月的养殖,在来年中稻种植前起捕上市。这一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去年,全县走种养结合之路规模达600余亩,今年增加到1000亩;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县名贵水产品养殖面积5.17万亩,产量1.06万吨。

项目建设提升驱动力

水产养殖业的关键在池塘。为提高养殖产量,近年来,该县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改造了两万多亩标准化鱼池。同时,池塘生产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主养草鱼亩单产已达两吨,比过去增长50%。

现代渔业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该县先后通过良繁项目和菜篮子项目,对鳜鱼繁育基地和甲鱼苗种生产基地进行了改造扩建,项目实施后解决了企业水产繁育的困境,繁育能力有了提升。今年前5个月,全县鳜鱼繁育达2000万尾,增长45%,甲鱼苗生产达100万只,增长48%。针对野生渔业资源锐减的现状,今年,该县争取国家增殖放流资金20万元,投放鱼苗1925万尾,从而维护了水域生态平衡,保障捕捞渔民有鱼可捕。

机制创新提升鲜活力

一行行翠绿的杨柳,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个个水肥鱼跃的池塘……这是该县实行机制创新,带来的喜人景象。

加快水面流转,让水面向养殖能人集中。今年以来,该县流转水面2.8万余亩,水面流转集中后,经营者收入可观,而出让水面者通过返聘再就业,实现了双赢。同时,推进科技创新。鳜鱼、螃蟹等水产品是该县的主推品种,为尽快做大做强,该县通过两年的摸索,攻克了鳜鱼池塘主养吃死鱼技术,拓宽了饵料鱼来源,增加了养殖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益。该县在发展成蟹养殖的同时,大胆探索扣蟹养殖,做到就地培育、就地放养殖,确保了扣蟹质量,提高了养殖成活率,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