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因安蒂奇库卡两次抉择 刘宇真的怒了

02.12.2014  11:02

刘宇拥抱库卡

   人生充满着抉择,每一次决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013年11月6日,这一年的中超结束之后第三天,在鲁能基地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宇首次透露了安蒂奇有可能离开的消息,当时记者问及安蒂奇的合同问题,刘宇采取了一种模棱两可的回答,而在随后的聊天中,他还向记者问及对安蒂奇的看法。

  那是一次非常艰难的抉择,或许在抉择之前,他需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最终的决策却需要他来进行。当时有人善意地提醒刘宇,如果保持安蒂奇的帅位,出了问题再解决问题就行,但如果换帅,成绩好固然好办,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遭遇抨击。这其实也是中国的国情,不作为便没有风险,你想有一番作为,就必须承担失败的后果,当然也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年之后,库卡率队取得足协杯冠军,当然这个过程实际上非常艰难。尘埃落定之后,刘宇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从成绩上看,不能说我们今年就是成功的,因为我们亚冠没打好,联赛也打得比较勉强,只能说及格吧。但从俱乐部的发展和建设上看,我们证明了现行的道路是可以成功的,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教训和经验。明年,我们会把改革继续进行下去。”刘宇说。

   赛季前换帅,必须这么做

  2013赛季赛季末,刘宇最终做出了放弃安蒂奇的抉择,这一方面和他的强硬且韧劲十足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和鲁能的整体大局和规划有关。

  早在2012年年末,刘宇上任的时候,他身上承担的重任便是重塑鲁能的辉煌,这是国家电网高层交给他的任务。2013赛季,他在球队层面上的目标有两个:其一,带领球队从过去两年的低谷中走出来;其二,在这一个赛季中熟悉和了解足球和鲁能俱乐部,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为未来的腾飞奠定基础。毫无疑问,安蒂奇率队获得联赛第二已经完成了“从低谷中走出”的目标,但重塑辉煌的目标,却依旧有些迷茫。

  “放弃安蒂奇,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必须这么做。可能外界更关注球队面对强队不胜的尴尬,不过,我们细致的分析显示,球队的技战术水平表现和亚洲顶尖球队差距非常大,这表现在攻防转换次数、进攻速度等各个方面。在另一个层面上,2013赛季算是回血的一个赛季,在这个赛季末期,罗兰贝格公司和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未来8年的战略发展规划,2014赛季是启动和实施的第一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终做出了放弃安蒂奇选择库卡的决策。

  从鲁能的管理制度来看,放弃安蒂奇属于团队决策,董事会的意见是关键,毫无疑问,鲁能董事会选择了力挺刘宇。

  当时的鲁能,第一顺位候选主帅并非库卡,但中国足球的赢弱形象让鲁能的选帅举步维艰。“很多人都在说欧洲好,我也是看欧洲足球长大的,能不知道欧洲的职业联赛是世界上最好的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阶段的中国足球基础差底子薄,不管是欧洲还是巴西,都需要我们学习,从更长远的方向来看,我们是需要向欧洲靠拢的,欧洲的职业联赛也是世界最领先的,但我可以说,至少在现阶段,中国足球不可能完全和欧洲接轨。

  在刘宇看来,选择巴西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考虑:“最初的考虑是两个层面,其一是技术层面,巴西足球的技术大家都看在眼里,经过考察,我们发现,他们球员的培养也是极为科学和严格的,体能训练和伤病康复,也是世界顶尖的。第二个层面是文化层面,巴西是足球王国,他们对足球的热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后来巴西世界杯,我的这一感觉更加深刻,当时巴西输了1比7,到了三四名决赛的时候,那个女球童唱国歌的镜头让我非常感动和触动,看到这一幕,我可以说,不管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但巴西足球永不灭亡。这是我们需要的精神,我们不只是需要职业,更需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实际上,在咱们球队中,这些巴西教练和巴西外援对足球的热爱,也是能够亲身感受到的。就像库卡,他是真心喜欢足球,他在场上的那种激情是发自内心地热爱,一周一赛的时候,库卡自己也会踢足球,没有对足球的热爱,他不会自己在场上跑得大汗淋漓,有了这种热爱,你永远不必担心他不投入。

  巴西战略的确定,更重要的原因和青训战略有关,鲁能的青训战略也在2013赛季全面启动,其战略核心便是围绕巴西展开,随后则向欧洲联赛以及五大联赛发展。

   五月初的艰难日子,选择力挺库卡

  引进了库卡,引进了蒙蒂略、阿洛伊西奥和乌索,同时在内援市场上引进了王大雷、张文钊和戴琳。当时,根据德国转会市场评估,中超和鲁能分别位居世界转会投入榜第四位。鲁能在这一时期的投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过鲁能俱乐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只能是冬季转会市场上的行情,欧美联赛的夏季转会才是重点,我们的投入,放在夏季转会微不足道,根本不够一个好球员的价格。

  尽管引进了很多高水平的内外援,但鲁能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始了新赛季的征战,到2月25日亚冠首战时,库卡接管球队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球队的不熟悉成为库卡执教的最大障碍,这清晰地反映在他的用人方面,而在随后,人员的磨合和技战术的磨合凸现出来。

  但亚冠和中超根本没有给鲁能留下磨合的时间,以至于库卡每次被动地和里皮对比时,他都会发火。

  亚冠之旅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是鲁能问题的结束:在4月23日鲁能主场不敌大阪樱花之后,虽然鲁能在主场艰难2比1击败了建业,但随后球队遭遇连败:4月30日,客场不敌亚泰;5月3日,主场不敌阿尔滨;5月10日,鲁能客场0比1不敌上海申花。

  这是鲁能俱乐部、刘宇以及库卡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是继续力挺库卡,还是推倒重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外部环境有两个极为明显的特点:山东球迷以及媒体方面以支持库卡居多,其中多数球迷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球队打得更现代了,虽然遭遇困难,但不应该放弃。但更多的外地媒体纷纷对库卡提出质疑,理由也很充分:投入与取得的成绩不成正比。

  最终刘宇以决绝的手段力挺库卡,甚至不惜把领队、助教、翻译、队长等都硬性捆绑在库卡的战车上。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这种超乎寻常的决心是很有必要的,当赛季尘埃落定之后,很多球员也对记者表达了俱乐部的力挺让他们坚定了信心。

   8月惨败,高层真正的愤怒

  2014年8月16日,鲁能客场1比4不敌杭州绿城。“那一场比赛后,我们开了几个会,会议的气氛是非常严肃,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刘总那一次真的发火了。

  这场惨败因为当时赛事密集,很快被外界遗忘。或许,亦有意见认为,比赛密集,加上足协杯为重点突破目标之下,球员出现表现下滑在所难免,俱乐部高层会以怀柔手段安抚球员,但鲁能高层却选择了强硬以对。

  7月20日联赛第二阶段开打后,鲁能先是客场战平恒大,而且鲁能在比赛中获得点球没有罚进;随后鲁能在足协杯中客场淘汰富力,两周之后鲁能又在客场淘汰了北京国安,进军足协杯四强,此时鲁能半决赛的对手是青岛海牛,足协杯决赛资格唾手可得。

  但在联赛中,鲁能的战绩却有些尴尬:在广州连续征战之后,北上哈尔滨,鲁能0比2不敌副班长,随后两个主场又分别被舜天和泰达逼平,客场对阵辽宁,攻势如潮却得势不得分,被辽宁逼平,直到8月13日,鲁能才在主场击败了申鑫,这场比赛已经无法带给鲁能更多的帮助:当时鲁能积分只有31分,落后排名第三的广州富力6分,排名也下滑到第六,落后东亚和人和。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能客场1比4不敌杭州绿城。这场比赛从数据上来看,似乎是鲁能一面倒,射门鲁能25比9领先,但对方的进球却轻松愉快。

  “我能够接受你们输球,但我绝不能接受你们这样输球。”刘宇这样告诉队员。鲁能俱乐部高层的愤怒,清晰地传到到了每一个官员、工作人员和队员的那里,那一段时间,俱乐部的气氛也是极为紧张的。“即便是亚冠出局,刘总都没有这么发火,但这一次,他真的被气着了。”一位鲁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刘宇告诉记者:“亚冠的失利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客场对阵韩国,关键的比赛本应拿下但没有拿下,随后在主场,球队有很多压力和包袱,但从足球的规律上来讲,当时我们确实面临规律性的困难:库卡和球队的磨合一直存在问题,根据我们的统计,在亚冠期间以及随后的一周双赛阶段,球队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库卡就曾经跟我说过:我在巴西,随便说出一套战术内容,球员都知道怎么做,但在中超,他仔细讲解半天,球员到了场上也迷迷糊糊。所以,当时我可以从球员的角度去考虑,去给他们时间。但到了8月份,我们却遭遇了这样的失败,或许有人说,足协杯才是重点,我不知道球员是否也这么认为,但我和库卡都认为,打不好随后的联赛,最后的足协杯决赛肯定也不可能打好,因为你已经泄气了,想拼都拼不出来了。另一方面,输球可以,能这么输吗?这绝不仅仅是技战术的问题,是心态的问题。

  在高层敲打过后,鲁能期后在联赛中9轮不败,联赛最后一场主场对阵恒大,再次和对手战平,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不错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