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镝:别拿挪用“专项资金”不当腐败

16.06.2015  12:42

  陕西省救灾中心综合楼位于西安市的北二环,当初是民政部门为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而要求建设的救灾项目,但现在,大半部分已经变成了酒店;不仅如此,本应属于这一项目的部分土地也被占用了,建成了所谓的经济适用房。(6月15日新华网)

  民政部门本是政府扶贫济弱、缓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的民生部门。然而,陕西民政厅却打着建设“救灾中心”的“愰子”,穿着建设经济适用房的“马甲”,公然建设200多平方米的“豪宅”,大玩内部私分的把戏,将“经济适用房”变为民政厅机关干部自己的“福利房”,其侵占群众“救命钱”违纪行径,是权力任性的张狂,更是赤祼裸的腐败。

  纵观陕西民政厅挪用“专项资金”的大手笔。从建设经济适用房为已谋取私利,再到耗资9000多万建设“荣誉军人养老康复中心”,一部分当“民政厅办公楼”,另一部分出租,经营酒店和餐饮业,当起了“包租婆”。性质恶劣,影响严重,损坏了民政部门的形象,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更伤了民心。

  试问,如此巨资修建的工程,又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的?单就经济适用房而言。动辄100-200多个平方的“豪宅”,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最终变成民政厅干部“私宅”的?是住建等审核部门把关不严?还是内部通道“特权”使了坏,让变味的经济适用房拿到了“准生证”,其背后又有多少利益链条在牵扯,更让公众浮想联翩。

  而面对挪用了9000多万修建起来的荣军养老服务中心,竟然没有一名荣誉军人的“传奇”,更让公众瞠目结知。6000多福彩公益金,2000万社会募捐,967.64万的扶贫周转金,用老百姓的“救命钱”修建起来的“中心”,却成为“摆设”、成为谋利的工具,是权利脱缰惹的祸,更是监管缺失锥心的痛。而今,纪检监管部门快速介入,迅速办案,还原事件的真相才是当务之急。

  究其权力任性枉为,挪用专项资金屡禁不止的“病因”,是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是为职工谋利,不是“私抄腰包”,就不是腐败的侥幸心理在“撑腰”,是专项资金不透明,管理不规范留下的“漏洞”,更是违规违纪成本过低在“壮胆”。而想要扎紧专项资金的“口袋”,尚需“多管齐下”。

  首先,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是前提。其次,财政、发改等部门强化事前预算、事中监管、事后审计,才能让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再次,加强专项资金的公开力度,建立专项资金使用“明细表”,拓宽监管平台,将专项资金置于群众的监督下,才能建立起监管的“天罗地网”。最后,高扬处罚的利剑,以零容忍的态度,用从严从重从速的处罚,让挪用专项资金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才能让形形色色的腐败成为领导干部不敢触摸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