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朱陆鹅湖之会8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饶举行

22.07.2015  21:31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7月22日上饶讯(记者 胡康林)7月21日至23日,“尊德性与道问学:纪念朱陆鹅湖之会8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饶举行。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来自海内外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将就尊德性与道问学等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纪念朱陆鹅湖之会8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饶举行

  21日上午,本届研讨会在上饶师范学院拉开序幕,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社科院等7家单位的7名教授进行了学术报告。中国书院学会会长、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在开幕式上表示,江西的书院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海内外都占有很高的地位。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搭建交流交锋平台,让海内外的专家学者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推国学的发展。

  21日下午,与会代表前往鹅湖书院、辛弃疾公园参观考察,并参加相关活动。已经来过鹅湖书院4次的台湾学者、朱熹后人朱高正在参观时对鹅湖书院的变化赞不绝口,同时也提出了建议。“每次来鹅湖书院感觉都不一样,变化很大,书院氛围越来越浓。但是我建议鹅湖书院要多搞些活动,定期让大中小学学生来学院听听专家讲课,不要只是局限在文化展览上。


专家学者参观鹅湖书院

  朱熹祖籍上饶婺源,是我国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儒学以及中国学术之大成,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达700年之久。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吕祖谦在铅山县鹅湖寺进行了中国学术史上著名的学术论争,首开学术争鸣先河,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和学术成果对当时及后世儒家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纪念朱陆鹅湖之会,后人在此地修建了鹅湖书院。

  延伸阅读 :“尊德性”、“道问学”的提法源于《礼记·中庸》:德性,谓性之至诚者;道,犹由也;问学,学诚者也。意思是说,“德性”的本质是“至诚”;“”是取径、道路;“道问学”即是指人通过自身修养的途径达到“”的境界。“尊德性”就是尊重、遵从人在“学习”过程中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天性。“尊德性”与“道问学”在宋儒以后渐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两大主流,而在清代最终形成其理论建构,即汉学与宋学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