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医疗骗子”为何能大摇大摆行骗?

07.07.2015  11:58

  当你千里迢迢来京求医,刚下火车,一两名“工作人员”或“热情老乡”就主动询问你的病情,并“好心”带你找“专家”看病,然后狠狠宰你一笔。这些人,就是混迹于北京西站地区的医托。行内人士揭秘,此况已存在近20年。医托跟小医院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而这些都是患者的“救命钱”。(7月6日《新京报》)

  同样是医托,在北京就容易得手,在其他地方就有点困难。在北京就骗取的救命钱多,在其他地方就少些。难道北京的医疗骗子都是高手?他们都很会念经?其实,骗走救命钱的不仅是骗子,这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关注。骗子的水平其实都差不多,问题出在了有关部门身上。

  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市和小县城,这之间有着巨大的医疗资源的差距。到北京看病已经成了很多患者最大的希望。这是因为,在首都,集结了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资源。于是,千山万水也要到北京去看病的现象就出现了。去年的时候,国家实施了医护人员提升计划,让小城市、小医院的医护人员到大城市、大医院里去结对,去学校先进的医疗知识。其实我们更应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让好的医生,好的设备也能到基层,到小地方。北京是首都,不能是“医疗首都”。

  其次,看病排队没有改变。到北京看病,不仅需要钱,还需要人。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需要拼的是人民币,更需要拼的是人脉。否则的话,你就得扛着铺盖卷儿,彻夜排队。病情紧急,痛苦不堪,当这些患者不能随到随看病的时候,就给骗子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当一位央视记者排了一天一夜队,领着孩子看病,专家只看了一眼的时候,这种无奈也就燃烧了。骗子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再次,车站码头视若不见。这些骗子专门在车站、在码头等待病人,看到谁一脸的痛苦,就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而且这些骗子还都是大摇大摆的,他们自制车站工作证、身穿蓝色制服。对于这种存在了20年的现象,车站码头的管理部门能不知道吗?为何如此放纵这些人员?

  最后,卫生监管成为摆设。不仅在车站码头,同样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这些地方,也成了行骗的重灾区。就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行骗,难道卫生主管部门都是睁眼瞎?而且,北京出现了很多骗人的小医院、黑医院和“神医”,如果监管部门本着对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严厉查处,还会有这些无耻的行骗吗?

  有人说,北京的骗子真是高手,行骗的手段真高明。其实,任何地方的骗子在骗人的时候也就那几招而已。别以为首都的“医疗骗子”都会念经,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