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鹏:足球既要“新常态”也要“平常态”

27.03.2015  11:27

  昨天,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为某中小学足球联赛决赛开球,同时在校园足球体教结合工作现场会上说,发展校园足球不能太功利,足球踢得好不会加分,但各所学校可以考虑招收足球特长生。一时间,王东的话掀起了网络热议,而其中的热议,不是大V和普通网民对以往官员观点的调侃与批评,而是“一边倒”地评价其敢说真话。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其实中国足球同样进入了“新常态”。这是相较于中国足球以往的表现与体制状况而言。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全文发布,文件中列出了50项改革措施,其中,足球实行“三步走”战略、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构建科学竞赛结构、发展校园足球等引人关注。

  高层关注足球改革并亲自操刀实行,改革力度大而深入体制肌理,且把足球改革纳入到中国整体改革的框架中去思考,可以说,此次足球改革是真刀实枪地改,实实在在地革,改足球之弊,革自身之命,这是中国足球之前所没有经历过的局面。

  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记者采访时强调,足协官办分离,即使没有行政级别也会参选主席。按照央视评论员白岩松的说法,此次改革是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足协都要改了,何况篮协、排协呢?如此说来,不管是从中国体育改革和整个中国改革大局上看,还是从足球改革的微观上看,此次中国足球改革真有壮士扼腕的气魄。

  面对中国足球“新常态”,喜好运动的人更有信心和希望了。为此,人们当然有对中国足球幻想的权利。但面对大力度且是全面改革的中国足球,可以幻想不可以空想,我们还需要一种改革的“平常态”。换言之,我们需要一颗平常心面对中国足球改革。正如广州副市长王东所言,足球踢得好不会加分。改革开放还需要三十年带来经济腾飞呢,何况一个中国足球?

  可是有些人却不这么看。面对要进行深化改革的中国足球,有些人坐不住了,开始像模像样的思考整个足球体系的架构,什么考试上有额外足球加分优惠、地方下达足球指标,甚至逼迫学生必须达到足球测试等现象“脱颖而出”。一方面他们误解了高层的意思,一方面他们错误把足球改革当成足球大跃进,而忽视了循序渐进的改革进程。

  诚然,高层喜爱足球,但归根结底是人们喜爱足球。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足球改革恰好顺应了民心。人们希望中国足球取得好成绩,且自己能有场地踢球健身。但有人借此大行足球政绩,搞试点、建球馆,高调折腾,生怕别人看不见。另一些人则以为,把足球搞得红红火火才好看,殊不知足球发展非一夜而就,忽略了体育发展规律,折腾的终究是自己。这是有历史教训的,比如当年大跃进。

  足球深化改革,虽有三步走战略,但是笔者坚信,足球改革的根本目标不在于申办世界杯,成为冠军,而是于现阶段能让人们有球踢,踢好球,慢慢地,面对足球“新常态”我们也有足球“平常态”,等我们把对足球的激情,平复为平常心,好好踢球与训练,那么我们离中国足球梦也就不远了。

  江苏某小学校长在谈到校园足球设想时,引用了一位学生的说法,“让孩子们踢足球,不要想着成为球星,就是给孩子们找一个锻炼身体的运动,找一个快乐的方式”。这位同学说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