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鹏:”铁腕治霾“要从转变“官念”开始

27.02.2014  11:15

  记者今天上午11时从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根据市环保监测中心与气象部门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冷空气将在今夜晚些时候开始影响全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将逐步转好,空气质量将明显改善,预计明天将达到良好级别。(2月26日《法制晚报》)

  随着雾霾污染的日益严重,说北京“天无三日晴”一点都不夸张,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本市从20日起遭受空气重污染。尽管环保部已经组织12个督查组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及《大气十条》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但是,雾霾还是赖在那里不走,着实扇了“铁腕治霾”一巴掌。

  当雾霾被称为“会呼吸的痛”,当看不见的空气,变成了看得见的雾霾,干净空气已经成了关乎民众生命健康的稀缺资源。更可怕的是,长期生活在雾霾里,不仅会容易患上呼吸疾病,还会严重影响人的心情,给人造成极为压抑的感觉,从而诱发心理疾病。所以说,为了群众的身心健康,铁腕治霾势在必行,绝不能嘴上治霾,实际靠风吹。

  未来几年,首都治理雾霾投入将高达7600亿元,不可谓不重视;到2017年,中央领导要求治不好雾霾“提头来见”,不可谓不铁腕。然而,如果大家只是热衷于纸上谈霾,热衷于事后治霾,热衷于靠风吹霾,而不是从造成雾霾的根源抓起,这次的雾霾天被风吹走了,过几天又产生雾霾了,咋办,还等风吹?

  所以说“铁腕治霾”,首先要治得不是霾,而是为官者的观念。无论是“唯GDP至上”的政绩观,还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人生观,都是“铁腕治霾”的大敌,正因为有这些目光短视的“三拍干部”在,才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变成了“为官一任祸害一方”,一方又一方的累积起来,最终形成了雾霾中国。如果不切实转变为官从政者的观念,不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不切实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相信“铁腕治霾”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其次,在“铁腕治霾”中要重点强化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执行、公众监督的三方协同互动机制,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积极投身到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中去,在最大程度减少雾霾的产生。铁腕治霾,决不能局限于大气污染,而要推而广之,有关部门要通过群众的监督举报,用铁的手腕对待破坏环境的人,摘一批帽子,动一批位子,关一批厂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铁腕治霾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