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鹰潭市委书记陈兴超:决不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

02.02.2015  20:53

陈兴超

人民网南昌2月2日电 (肖成)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人民网近期特别策划推出“百名地方官员谈法治”活动。2月2日,江西省鹰潭市委书记陈兴超接受人民网专访,畅谈法治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

法治惠民,涉法涉诉信访均大幅下降

法治是完善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权益的根本保障。”陈兴超介绍,近年来,鹰潭坚持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市发展总体布局,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导工程、富民强市的基础工程、全面小康的保障工程来抓,有力推进了法治建设。

陈兴超介绍,近年来,鹰潭市在建设法治政府上下大气力,推进依法执政,完善依法决策程序,坚持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法制部门审核和集体决策相结合,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事项及重大项目建设,进行民主讨论、法律咨询、社会听证、风险评估。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行政执法职权清理,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岗前培训和执法资格证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

此外,鹰潭市还积极落实法治惠民。陈兴超介绍,近年来,鹰潭市运用法治手段、法律方法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重点依法治理以闹取利、违法上访等突出问题,做好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特殊人群管控等工作,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2014年,鹰潭市医患、交通事故纠纷和涉法涉诉信访均大幅下降;连续28年无重特大火灾事故,公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鹰潭市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市”。

法治建设成效将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对于下一步鹰潭市如何推进法治建设,陈兴超表示,要健全完善领导责任机制。“鹰潭市委已经成立由我任组长的法治鹰潭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法治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内容,成立由党委(党组)书记挂帅的依法治理组织机构,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社会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工作格局。

此外,陈兴超还表示,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他说:“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与领导干部晋职晋级挂钩,严格奖惩。

决不以权压法,带动形成依法治市新常态

作为地方党委,要发挥统揽全局作用。”专访中,陈兴超强调,要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提高领导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统筹法治建设各领域工作,确保党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陈兴超说,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带头依法办事,始终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用法治思维科学执政,用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用法律手段破解难题,决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带动形成依法治市的新常态。“对此,我将从自身做起、作好表率。

陈兴超强调,要创造良好执法司法环境。“通过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确保政法部门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维护法律权威。”陈兴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