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政协建言唤醒沉睡的文化资源 助推产业“换挡升级”

13.01.2015  18:56

  国内首个“行进式”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一经推出便场场爆棚,国内首创“红背带生态型木屋3D视听影院”正式对外开放营业,国内最大的黄蜡石文化集聚区建成开埠,市文化创意产业园、龙虎山水寨宋庄“逍遥城”文化主题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眼下虽是寒冬腊月,鹰潭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热度却丝毫未减。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的喜人态势,与该市政协积极建言助推密不可分。

  鹰潭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内道教文化、铜文化、雕刻文化、赏石文化、木结构创意文化、畲族文化、角山古窑文化等等,在江西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优势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近年来该市政协密切关注,积极建言献策。2012年10月,市政协就“依托优势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专题深入调研,并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协商报告作出批示,要求市政府认真采纳落实,尽快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13年10月,由市政协副主席带队,赴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就协商报告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落实情况跟踪问效,促进协商成果深层次转化。2014年,市政协就《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等5件提案重点督办,与该市龙虎山风景区管委会、市旅游局等单位面对面进行协商。

  市政协持续建言,不断转化为该市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实际举措。2012年底该市将文化产业列入全市“8+1”重点产业优先发展,实施“以特取胜、错位发展”战略。2013年来,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重点打造了余江雕刻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黄蜡石第一交易市场和黄蜡石文化集聚区、龙虎山艺术创艺产业园等10多个文化产业园(基地),培育和扶持了东源红背带、中鼎金属铜艺、瑞源微型元件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文化企业。截至2014年底,鹰潭市文化企业达2000余家,全市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11家骨干企业纳入江西省重点文化企业名录,9个重点项目进入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突破4万人。(蔡春生)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