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精耕“微制造”开拓大市场
本报鹰潭讯 (江西日报记者祝学庆 通讯员徐卫华、艾国栋) 金秋时节,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占地5平方公里、全国唯一一个眼镜产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汇聚了包括温州亨得利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志成电镀连锁集团、台湾文德光学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各类眼镜生产和配套企业100余家。
鹰潭的眼镜、雕刻、水表、微型元件、节能灯等产业虽然是“微制造”,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倾力扶持下,得到迅猛发展:眼镜,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水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排名第一;雕刻,与东阳木雕、东清黄杨雕、潮州金漆雕、福州龙眼雕齐名;微型元件,跻身全国三大微型元件制造基地;节能灯管,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鹰潭“微制造”都是当地的传统特色加工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在长期的市场博弈中,当地政府和企业日渐认识到抱团发展的重要性,坚定了集群发展的共识。根据这些“微制造”的特点,该市因势利导,在相关工业园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专业生产基地或产业园,积极筑巢引凤,招大引强。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产业实行“七个一”的推进模式,即成立一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或产业建设指挥部,制定一套激励扶持政策,搭建一个产学研平台,建立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立一家信用共同体或信用担保公司,组建一支专业招商队伍,每年至少组团参加一次国际或国内权威贸易博览会。目前,这些“微制造” 都有自己的孵化基地,标准厂房、公共服务平台一应俱全;设立了产业发展协同创新计划专项资金,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服务平台3个,省、市级技术中心的服务平台20多个,与国内40多所科研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增强了这些“微制造”发展后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眼镜产业已拥有企业100余家,产业工人近万人;水表产业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年产1000万台的水表生产基地,产品远销东南亚、美洲、非洲等地区;雕刻产品覆盖木雕、铜雕、玉雕、根雕、石雕等五大类3000多个品种,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达70%;微型元件产业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20%,贸易伙伴遍及全球;以美的贵雅和世纪阳光两大品牌为主导的节能照明产品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
做强做大这些“微制造”的同时,鹰潭市各级政府和企业通过传承创新,强化技术攻关、加大财税奖励、提供贷款贴息、设立发展基金等一系列举措,提升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水平。以新产品研发为例,五大“微制造”每天平均有20款新产品问世,很多产品跻身高新之列。如今,这些特色产业每个产业都有多个系列上千种产品,总计获专利授权300余项,很多品牌如三川水表、亨得利眼镜、果喜木雕等为大众熟识。今年1至7月,该市五大“微制造”主营业务收入实现82.1亿元,同比增长28%;4万多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