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强?关于麻疹的9大疑问

02.02.2015  13:30
原标题:麻疹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强?关于麻疹的9大疑问

  1月22日,一则“北京某大厦一半人得了麻疹”的消息盛传开来。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该大厦截至2015年1月26日共报告麻疹病例23例,完成麻疹疫苗应急接种3462人。虽然目前该起疫情尚无新增病例报告,但在很多人的认识中,麻疹多在小孩身上发生,这次事件是否预示着它会大范围暴发,人们有诸多疑问。

   疑问一:为何麻疹在该大厦集中暴发?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梁连春表示,此次疫情集中在大厦里暴发,与大厦里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有关。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在这种环境下更易实现传播。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暴发与职工出现早期发病症状仍到单位上班,引起传染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一旦有人发现有发病症状,一定不要坚持上班。

   疑问二:大厦真的被封闭隔离了吗?

  1月29日,在该大厦上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大厦并没有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进行封闭隔离,他们一直在正常上班,没有感觉到此次麻疹疫情带来多大不便。疫情发生后,他们大多接种了麻疹疫苗。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吴疆解释道,麻疹属于乙类传染病,疾控部门会建议感染者做好自我居家隔离,但不会采取强制措施。

   疑问三:麻疹是否会更大范围暴发?

  进入2015年以来,北京市麻疹发病数量逐渐上升。截至1月28日,北京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42例,比去年同期(43例)上升230.2%。外地来京就诊的麻疹病例共63例,83.1%为儿童。北京市疾控中心历年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麻疹的流行特征是每年从1月开始,发病人数逐渐上升,4~5月达到发病的季节性高峰。未来一段时间北京麻疹发病有可能呈上升态势,但预计不会发生大范围暴发流行。当前麻疹疫情在可防可控范围,希望公众不要恐慌。

   疑问四:麻疹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强?

  麻疹外号“见面传”,它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它传染性极强,任何没有得过、也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一旦碰到它,几乎90%发病。在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前,全球每年因麻疹死亡的人数约为500万~800万。

  引发麻疹的罪魁祸首是麻疹病毒。麻疹的肆虐,病人“功不可没”,可以说是它唯一的传染源,病人从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感染后的平均潜伏期为14天。而麻疹病毒组成的侵略“大军”就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咽及眼部黏膜分泌物中,当病人讲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就乘机“”上飞沫小滴,散布到周围空气中。有的随空气钻进正常人的呼吸道,有的随飞沫漂落,进而找机会再“爬到”我们的手上,当揉眼睛、挖鼻孔时,病毒就会趁机感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