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门歼灭战

03.05.2016  14:56

  □张启予

  黄老门是九江县南面的一个小镇,东有庐山西有朱岭,是一个长廊形的地带。九江市解放前夕,农工党民主自卫军第四纵队在黄老门小学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1949年5月11日深夜,黄老门火车站的郭站长和售票员黄泽济,提着马灯匆匆赶了三华里路,来到农工党员陈天章的家中,告诉了他一条重要消息:国民党九江县政府正在清理文件,筹备干粮,一定是在为南逃作准备。陈天章不敢怠慢,立即通知在黄老门的农工党员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在徐上达家里召开。农工党赣北地区负责人李柱,首先对大家说,九江县长曾庆麟和警察局长胡剑平都是国民党军统特务,一定不能让他们逃掉。于是大家研究战斗方案,决定分头调兵组织围歼,立即成立了战斗指挥部,以李柱为政委,徐上达为总指挥,陈天章为副指挥兼前敌总指挥,施政为前敌副总指挥,指挥部设在四房岭徐村。并定下了“引狼入窝”之计:请黄老门小学校长、农工党员于灿烈好吃好喝招待他们,尽量拖延他们在黄老门停留的时间,等待我们的武装人员赶来实施围歼。

  第二天凌晨,敌人也正从九江县城出发,有一百多名武装警察随行,携带了一百多支长短枪、四挺轻机枪、一部电台和一辆辎重车南逃。他们犹如丧家之犬,刚过赛湖桥就将该桥炸毁,生怕有人前来追击。到了黄老门后,敌人立即对全镇实行戒严,四挺机枪分别架在火车站、街后山头和学校桥头,让装着弹药和物资的手摇车停放在车站北面百余米处的铁路上。当时我方武装人员抢先进入了阵地,但能投入的人员很少,只有18支长枪和2支自动步枪,仅能从正面封锁铁路,卡住敌人的咽喉。陈天章、施政、徐超群三人坚守在车站对面土坡上的硼堡里。徐上注率领11人堵在铁路旁杨家湾山头一带的战壕里。张贤浩率领7人,准备从上街头迂回到敌人西侧,因遭敌人火力封锁未遂。

  由于敌人有准备逃跑迹象,陈天章果断命令开火,并从碉堡里打响了第一枪。敌人受惊后龟缩校内,凭藉优势火力负隅顽抗。警察局长胡剑平意识到中了于灿烈的缓兵之计,赶至房中向于灿烈连开两枪,于灿烈不幸牺牲。战斗打响后,李松定率领的人直插敌人右翼,埋伏在海泉张村一带的坟沟中,黄文阔率领的人占领了车站南面一百多米高的猴子岭山头,加强了对敌人的封锁,防止敌人突围逃窜。

  敌人一面仗着火力强,继续与民主自卫军对抗;一面通过电台,向距离仅6公里的马回岭国民党驻军求援。电台呼叫没有回应,其实当地驻军早已南逃了。我方几次想夺取敌人的辎重车,均因敌人的火力封锁受阻。下午2时许,张起伦、张石涵也率领一队人员跑步进入阵地,顺着河沟直插敌正面十余米远的小河猛烈射击。这时敌人的机枪射击点已被我方切断,嚣张气焰开始有所收敛。

  不久,我方各路人员陆续赶来参战,孔繁德、陈奇率领兰桥乡的人员,插入敌人右翼上街头枣子树黄村一带;罗灼其从岷山乡、洪天泽从惺予乡、严昌元从排山垅分别赶来,率领各自人员加强对敌右翼的攻击,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对敌包围圈。战斗越打越激烈,围绕小学形成了一片火海,我方在火力点和位置上占了优势。

  战斗至后半夜时,王豪的一支队从德安县赶来增援。过了后半夜,指挥部派人向敌人喊话,展开了政治攻心战。跟随他们的警察凭着三挺机枪的优势火力突围,向星子县方向潜逃(几天后他们的机枪由星子县缴送到张家山)。敌人知道坚守无能,突围无望,只能“老实”地守在小学校内。天亮后敌人弹尽粮绝,枪声基本停止。我方张起伦、张石涵带领十多名武装人员冲进学校,将剩余敌人全部俘虏。战斗结束时,共俘敌九江县长曾庆麟、警察局长胡剑平以下18人。在曾、胡二人押送途中,于灿烈的胞弟于灿杰扛着锄头要求当场处死曾、胡二人,为死难的哥哥报仇。为落实俘虏政策,我方将曾、胡二人关在张家山五房村碾房楼上,由陈天章等人亲自“陪伴”,日夜派人轮流看守。数日后九江解放,便将他们押送过去,交九江市军管会处理。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