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资源堪忧现状:“保卫”黑土亟须科技支撑

10.09.2014  14:00

  原标题:“保卫”黑土亟须科技支撑

  侵蚀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全国大于100米以上的侵蚀沟有100万条,而东北黑土区就占了29万条。对此,专家们表示——

  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东北地区的黑土面积达10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凭借黑土资源优势,东北地区的农业在我国经济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然而,随着黑土面积的不断被侵蚀,当地的粮食和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日前,中科院、水利部、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到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海伦市考察,对于当地黑土资源的严峻现状,专家们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宝元介绍,目前典型黑土区的厚层黑土、中层黑土和薄层黑土分别占50%、25%和25%,其中薄层黑土中完全丧失肥力的占33%,黑土生产力下降状况十分严重。

  对此,专家表示,黑土地力下降是多种外营力作用的结果,而水土流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水利部水保司规划协调处处长鲁胜力认为,水土流失的直接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造成黑土区面积缩小;二是导致黑土厚度变薄;三是使得土壤有机质大幅减少。

  侵蚀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目前,黑龙江滨州河流域80%的农田侵蚀沟比2007年至少前进10米,照此发展后果难以设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郑粉莉说,目前全国大于100米以上的侵蚀沟有100万条,而东北黑土区就占了29万条。

  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根据全国第六次土地详查资料重新计算和分析结果,我国现有坡耕地4.1亿亩,比之前普查多出0.4亿亩,而多出的这些坡耕地就分布在东北。

  “5度以下的土地不仅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坡耕地,而且也是发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耕地。”鲁胜力说,尽管水利部加大了水土流失的监测力度,并制定完成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技术标准;但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还需要有科学的治理技术来解决,如细沟怎样发展成大沟、采取怎样的治理措施等等。

  对于如何遏制日益加重的黑土流失,专家认为,关键要有先进技术措施的支持,而弄清黑土流失机理和发生规律是提出先进技术措施的首要前提。但是,相关的机理研究和科学数据尚不明确。

  “东北的耕地大部分是坡耕地,而采取何种措施治理黑土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还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水利部松辽水保处处长沈波指出,水土流失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而与之配套的土地流转、劳动力等问题也需要有系统的研究。

  对此,中科院院士孙鸿烈指出,黑土区是中国的重要粮仓,黑土面临的问题应引起广泛重视,要加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步伐,为黑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先进的技术成果支持,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世界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水保所研究员李锐也建议,尽快开展多重作用下的复合侵蚀、交互和叠加作用与黑土区坡度、坡型以及水土侵蚀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张好成)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