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南城人民心中的噩梦

31.07.2015  16:12

  □彭国正

  2013年5月,一位神秘的“客人”造访南城,她此行的目的是想探寻一段已经被掩埋了70年的屈辱历史。这位“客人”名叫王选,她的身份是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细菌战诉讼原告团团长、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她想探寻的这段历史是1942年日军撤离后,南城开始流行的瘟疫(鼠疫)——那场留给南城人永远的噩梦。

  在向王选谈起这场噩梦时,出生于1923年的南城县万坊镇鄱阳村村民黄寿仂仍然不堪回首。他清晰记得:1942年4月,日本人将毒气投放到包括县城在内的很多地方,当时岳口很多人染上了毒气,手脚生疮,烂得很厉害。“发老鼠瘟的时候,人上吐下泻脚抽筋,药铺里连膏药都买不到,街上的棺材都卖空了。”老人的几个亲人都染上了鼠疫,离开了人世,走的时候身上长满红点。

  1922年出生的退休教师陈仕华回忆起1943年的鼠疫之灾还历历在目,他父亲因为染上了鼠疫死了,那天是正月初七。母亲向孩子们讲起父亲的死因泣不成声:原来1943年春节,父亲去株良镇云市村和上油村亲戚家拜年,回来后听说对面邻居得了病,就去帮忙。结果父亲夜里回来就病了,后来大家知道,原来这就是鼠疫。据万坊镇洑牛村村民吴思敬的回忆,日本人撤退时撒布了鼠疫等各种病菌,城里人死了不少。死老鼠抛入河中,带着病菌沿河而下。不少村民如往常一样饮用河水,不久村上先死老鼠,通过跳蚤的传播,接着死人。“我的父亲、母亲、妹妹就是被鼠疫夺去了生命。”鼠疫到底给南城人民带来了多大灾难? 1991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南城县志》记载着当年鼠疫在南城盛行的情况: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6月,鼠疫由福建光泽传入南城,蔓延很快,流行范围遍及城关,大德街、下麻洲、上麻洲、蔡王殿、新丰、花楼下、庙前、夫人田、骆家坪、世厚、上湖、株良、古竹、饶村、都军、大徐、伏牛、万年桥、排头渡、白洲、珀干、王坪、石下等32个村镇,疫势猖獗,患者724人,死亡223人。南城县首先在河东连家巷发现病例。1944年6月,鼠疫传入临川,8月传入南丰。这年南城全县因鼠疫死亡100余人。省第三医疗防疫队,防疫第二大队第二中队和第八中队以及赣东鼠疫隔离病院奉令驻县防治。1945年1月,鼠疫又以城区为中心,向四周蔓延,硝石、株良、新丰等地继续流行。病型大都是继发性肺鼠疫、皮肤型鼠疫,患者324人,死125人。经调员防治,暂告平息。1946年1月,城区鼠疫复燃,并沿公路线传到南丰、广昌、金溪、临川、南昌等地。全县患者119人,死亡55人。省防疫总队防疫病院调来我县防治。1947年,鼠疫再发,患者32人,死亡10人。鼠疫在南城县连续流行五、六年之久,虽然省防疫总队、省防疫第二大队第二中队和第八中队,第三医疗防疫队及外籍专家伯力士博士驻县防治,设立隔离病院进行防治。但因国民党政府防疫措施不力,经费不足,药物器械缺乏,以致防治不彻底,疫情连年不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