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龙委员建议研究制定国家医药产业战略发展规划

26.02.2016  12:49

杨文龙委员建议研究制定国家医药产业战略发展规划 

加速“医药互联网+”转型升级助力供给侧改革

    新华网南昌2月26日电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江西仁和集团董事长杨文龙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国家抓紧研究制定医药产业战略发展规划,加速“医药互联网+”转型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杨文龙委员提出,医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活品质。随着我国老龄化加深和“全面二胎”政策落地,医药服务的刚性需求将更加凸显。自“互联网+”提出以来,“医药互联网+”在全行业迅速激起共鸣,传统医药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相互渗透加速,市场资源要素不断优化重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对于“医药互联网+”的作用,杨文龙委员总结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深化和完善医疗改革、有利于推进民族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医药产业生产力水平,全面落实和实现供给侧改革。

    据悉,2015年仁和集团确定了“做一个掌握传统资源的互联网企业”战略,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互联网精英为基石,加速互联网战略转型,全面进军“互联网+”。仁和分别联合200多家药企、医药连锁企业先后构建“和力物联网”、“叮当医药”、“叮当快药”平台,实现了M2F+B2B+B2C+O2O的叮当大健康生态圈。

    其中,去年2月6日上线的叮当快药以“”为核心战略,率先提出“核心区域28分钟免费送到家服务,并秉承唯快不破的理念,快速在全国化布局,目前已基本覆盖国内一、二线城市,并有16个城市实现全城覆盖,已成为国内布局速度最快的医药O2O。

    在企业的一线实践中,杨文龙敏锐地感受到“医药互联网+”转型升级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与难题,分别从产业顶层设计、具体执行、政策与监管、产业配套、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产业模式亟需转变、产业链整合不足、相关政策尚不明朗、改革红利未充分释放、配套服务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综合性专业人才等多个关键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杨文龙委员在提案中对于加速“医药互联网+”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思路。他提出,应当首先明确“医药互联网+”产业升级的政策定位。在国家层面设立《“十三五”期间医药产业“互联网+”战略发展规划》的研究命题,明确“医药互联网+”在供给侧改革、国际竞争、国内行业发展及医疗改革等各方面的战略使命和发展方向,通过顶层设计,完善“医药互联网+”的政策、边界、资源、监管,引领“医药互联网+”合乎身份、合法合规和科学发展。

    在规划基础上,应推动各项相关细则的研究出台,加大产业扶持和监管力度,提升准入门槛,健全维权机制,加强权益保护,加大对“医药互联网+”产业转型的扶持和监管力度。他特别提出,应当逐步推广互联网电子处方、分批逐步放开网购处方药限制,可重点先行放开需要长期服用的慢病用药,并研究和出台网络售药医保报销政策、试点推进和实施移动医保支付,为互联网医药的发展创造良好、至少是同等的竞争环境。

    此外,杨文龙委员还提出,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作用,加大对优秀企业和典型案例的经验推广,积极引导构建产业良性生态圈;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即懂互联网又懂医药联网的复合型人才,促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医改已迈入深水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模式重塑正处于关键期,‘医药互联网+’正在成为医药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杨文龙委员满怀信心地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制造到中国“”造再到中国“”造的转型升级路径已经逐步显现,“互联网+”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新引擎。未来,随着“医药互联网+”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化,一个覆盖产业链全程的“M2F+B2B+O2O”的互联网大健康生态圈,必将开启我国医药产业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国计民生做出更大的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