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获得重大发现

20.04.2015  20:42

(江西广播网4月20日) 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该考古遗迹为北宋以后龙虎山道教祖庭的主体。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道教遗址发掘。请听鹰潭台记者陈志文发来的报道:
 

   4月20日,记者在“道教祖庭”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看到,发掘位置约10000平方米的玉皇殿遗址区域内,北宋时期建造的玉皇殿初见“真容”。已发现的宫观建筑基址有龙虎门、玉皇殿、三官殿、二处碑厅,周廊、厢房等。同时,出土了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器碎片及各类建筑构件,其中不少是十分精致的琉璃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长青:
(出录音:“表明这个地区这个区域里面从宋代到元明清时期都有人类活动,刚好与那个北宋时期道教在这里设坛开始传播的时代刚好吻合。”)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专家信立祥介绍,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南方地区迄今所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等级宫观建筑遗址。
(出录音:“把天师道的最高的祖庭、皇家等级的祖庭能发掘出来,而且规模如此之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成果,学术意义非常重大。”)【录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