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书:政府网站普查整改了,然后呢?

31.07.2015  11:11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对全国政府网站开展首次普查。日前,普查第一阶段统计摸底已经结束。从摸底结果看,截至7月27日,全国共上报政府网站85737个,其中34366个网站完成自查,103个省部级政府门户网站完成整改,6373个政府网站申请“关停并转”。今后,无维护能力的基层网站不再单独建站。(7月30日《人民日报》)

  随着信息化日益普及,政府网站也逐渐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很多事项可以网上办理,节约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遇有不懂的政策上网站查询,政府网站就是权威。中央自然明白政府网站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以从1998年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上线以来,各级政府网站数量增长迅速,希望通过政府网站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架起“连心桥”。

  网站的确是建立起来了,而且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可是,建起来了并不代表就发挥作用了。事实上,不少政府网站都出现了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互动情况不回应、办事服务不实用等“四不”问题,而且越是基层,问题越严重。如此通病,不仅违背了政府网站设置的初衷,也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中央看到了,也开始了专门针对全国政府网站的首次普查“大考”。各地当然积极应对。目前,103个省部级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完成整改,有1万余家网站已通过上级组织单位的检查核查。当前不可访问的链接由平均每站近300个,减少到不足30个。所监测栏目信息90%以上均在规定周期内更新,3000余个长期未更新栏目被陆续“激活”。

  成绩可谓显著,可是,笔者想问,那然后呢?的确,截止到现在,该有的信息都更新了,该“激活”的栏目都恢复了使用,但这些都是基于全国普查的行政压力之下进行的,却不知普查完后是这些网站保持势头“洗心革面”呢,还是继续颓废恢复旧态?没有了普查考核的层层压力,各级政府又是否能自觉主动做好网站维护呢?

  笔者想说,普查只是一个全面摸清现状、集中开展整改的暂时之举,并非长久之策。要想政府网站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形成网站维护、管理、考核的科学长效机制,让政府网站成为日常工作之一,出台的政策即时上网,越来越多窗口事项可以电子化办理,并不断加快推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确保“不打烊政府”真正说到做到、收获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