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书:杜绝扶贫怪象关键还在“接地气”

18.06.2015  12:39

  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6月17日《半月谈》)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在中央的正确决策和长年“保八”的经济加压下,中国发展步入快车道,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也是显著增长。可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西部偏远山村地区,还有大量民众在温保线上苦苦挣扎。

  当然,中央从未忘记过扶贫。早在1986年,就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和划分贫困县的标准。虽然后来政策多有调整,但扶贫从未离开过领导人的视野。在今年3月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亦再次强调,“今年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如此兴师动众地扶贫,自然是极好的,可讽刺的是,“越扶越贫”的现象却在一些地方屡屡出现,甚至有农民反映,都被扶怕了……扶贫本是功德满满,结果却适得其反,深究原因,症结还在扶贫的方式上。农民想要富裕,政府想要成绩,目标看似一致,过程则难免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重行情、抓产业没有错,错就错在只重行情、只抓产业。

  需要扶贫的山村多是人丁稀少、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之地,可政府的扶贫往往却忽视了这些实际情况,一味强调多强调大,对产品深加工、营销、市场信息预警等产业链建设亦是“缺课”严重。结果投入越多、产量越大、风险越高,农民增产不增收,反受其累。

  因此,笔者以为,要杜绝此类扶贫怪象,关键在于扶贫方式要“接地气”。切实从民众需求出发,结合民众实际情况,制定短期、长期扶贫规划,在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在充分调研市场环境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条件,合理确定种植作物或产业规模,注重提高民众技能,建立完整产业链条,树立口碑品牌——让扶贫无关政绩工程,真正实现授民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