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丰水地区话节水——2014节水中国行见闻

25.06.2014  10:23

  

丰水地区话节水

——2014节水中国行见闻

2014年06月21日三版

本报记者  王  怡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随“节水中国行”采访团到湖北、湖南两省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进行采访调研,两省位于长江中游,水资源相对较丰富,通过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探索出一条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循环用水、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多措并举的成功之路,为在丰水地区开展节水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湖北省采访时,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节水的关键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荆门,从种植蔬菜水果的农民到啤酒生产企业的厂长,一问到“水多为何还要如此节水?”,每每听到的回答都是“人人都有很强的节水意识。

  坐落于荆门市的湖北金龙泉啤酒厂经理吴时红告诉记者,啤酒行业作为高耗水行业,“带头节水,降低吨酒用水量”一直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啤酒行业百升啤酒平均水耗是500—600升,今年金龙泉计划实现完成290升的水耗目标。为此全厂上下先后进行了糖化工段蒸汽二次回收利用、污水处理的中水再利用等9项以节水节能为目的的技术改造,其中在节水方面投入达2300余万元。不仅如此,操作工人在日常节水排查中自主创新,改造机器设备,缩短不必要的冲洗时间,一年就节水3000吨。

  在被问到,花如此多精力、财力在节水上,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吴时红道出了他的心里话:“水资源的品质对啤酒产业影响很大,金龙泉的啤酒就是取自优质的漳河水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之本,每年节约用水量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利润空间,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提高节水意识,才能让消费者关注到水品质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了品牌价值。

  节水意识推动了丰水地区的节水实践。不仅在工业领域,今年2月16日,湖北省水利厅会同省环保厅、农业厅组织开展了“每亩地少用一方水、少撒一两药、少施一斤化肥”为主要内容的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三少”活动,把节约用水与保护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节水意识也体现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中。

  2013年,湖北省总用水量在291.84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77(按可比价计算为82.8)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13.75%,节约出来的水资源,不仅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也节省了企业污水治理的费用。在丰水地区节水,就是要靠经济杠杆、环境保护和资源意识来推动。

  同样是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武汉是出了名的“火炉”,当记者步入武汉百步亭世博园小区时,却感受到了绿植和景观水设施带来的丝丝凉爽。小区不足百步便有一景,颇有江南园林的风格,水系叠层错落,芦苇环绕小区湖岸两边。这里的水景观采用了人工湿地技术,将组团的生态景观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水生动植物生态链”和水处理系统。

  武汉市节水办主任叶辉告诉记者,城市节水的关键就是细化到用水单元。据百步亭社区委员会主任张继涛介绍,百步亭世博园项目中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利用管网收集小区的雨水作为回用水源,储存在公共绿地内的雨水收集池和水景水体内,经过过滤、尘沙等处理后进行绿化、道路浇洒、水景补水和场地冲洗,并将雨水收集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相结合,雨水收集系统为人工湿地补水,人工湿地为雨水净化提供帮助。在采用现有的雨水利用技术后,处理每吨雨水的成本大约为0.3元左右,大大低于城市供水。

  科技同样成为湖南省节水的有力帮手。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长沙市,记者在廖家湾社区看到,其推行的户表改造解决了小区管网跑冒滴漏的问题,不但减少了居民分摊公共水费的负担,而且年节约水量可达2万吨。值得关注的是,其首次采用智能水表计量,立管全部改造出户并且安装了智能无线远传抄表系统,该系统具有对管网产销差实时监控功能,可以对用户家里的长流水(未关阀门)、管网漏水进行报警提示。

  意识决定节水、科技助力节水,让我们看到了丰水地区节水工作的成效。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最好的办法。湖北和湖南两省一方面节约“”水,保护水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类水资源,形成“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管理机制”不让每一滴水被浪费,用实际行动保护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