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名孤儿一个“家”

10.07.2019  10:50

        本报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傅平凡

        提起“中国好人”黄梅生,在新余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他创办的分宜县德仁苑,让257名孤儿有了“”。

        孤儿是不幸的,而他们遇到黄梅生又是幸运的。黄梅生与孤儿结缘还得从2003年说起。那年担任分宜县教育局副局长、分宜一小校长的黄梅生,在一次家访中发现,一个名叫小越(化名)的孤儿与年过八旬且双腿残疾的奶奶相依为命,住的是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吃的是萝卜和白菜,小越父母因交通事故去世。家访结束,黄梅生留下了200元,内心也有了一个想法——要尽力帮助孤儿!

        黄梅生想办个“校中校”,专门招收孤儿,让他们与正常孩子一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可是,黄梅生的想法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更有人说风凉话,说黄梅生是想为他职业生涯加分。

        这些反对意见并没有动摇黄梅生办“校中校”的决心。很快他让一部分孤儿通过“绿色通道”免费就读分宜一小。

        如今,黄梅生从“校长爸爸”变成了“校长爷爷”,但他始终坚持给孤儿上好人生的第一堂课。黄梅生说:“孤儿一般都很自卑,我教育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他们挺起胸来走路,建立自信。

        分宜一小有个“校中校”的消息不胫而走,进校的孤儿也逐渐增多。黄梅生又想为孤儿们安个“”,让他们免费在这里吃住。为实现这个心愿,他不惜跑断腿、磨破嘴,一次次向上级单位争取资金和政策。

        6年的奔波,最终经共青团江西省委牵线搭桥,黄梅生终于在2008年上半年争取到上海德仁基金和分宜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江西锻压厂社区子弟学校旁破土动工兴建德仁苑,意在培养孩子有德、讲仁义。同年10月,第一批34名孤儿正式入住“新家”。

        “孤儿是通过乡镇学校统计上来的。”黄梅生坚持走访每一名孤儿,确保不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孤儿进来了,新的问题又来了。一方面分宜一小规模越增越大,学生人数激增,管理压力很大;一方面对于德仁苑孤儿这个特殊群体,需要亲情般呵护,教育要得法。黄梅生忘记了累,忘记了烦,每天坚持一早一晚去看看孤儿,双休日几乎守在德仁苑。

        有一年冬天放假,黄梅生接到小欣(化名)奶奶的电话称,小欣放学没有回家。黄梅生一听惊坐而起,喊上爱人租了辆车找遍了县城,又沿着小欣回老家的路找了一遍,没有找到小欣的身影。直到天亮,德仁苑宿管老师打电话给他,小欣已经回家了。黄梅生回到德仁苑问清了原因,原来小欣在游戏厅过了一夜。

        这件事也让黄梅生明白,孤儿的安全应摆在第一位,无论如何不能让学生单独回家,要么让亲属来接,要么由老师亲自把他们送回家,忙不过来时,则应由宿管老师护送。

        德仁苑开办至今历经种种困难,遇到连孩子们的买米钱都拿不出的时候,黄梅生也曾想过放弃。但是,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着孩子们一声声地喊着“校长爷爷”,黄梅生不得不又出去化缘。

        黄梅生教导孤儿们以兄弟姐妹互称,教育孤儿之间要互帮互助、互谅互让,着力构建亲情氛围。他事必躬亲,孤儿们每一次进苑、每一次排队、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吃饭、每一次游戏、每一次就寝、每一次交往、每一次笑了、每一次哭了、每一次病了……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为了让孤儿们吃上新鲜蔬菜,黄梅生带着孤儿们学种菜、学会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争取外援,让孤儿们从头到脚穿上“爱心服饰”;他为每名孤儿组织集体庆生,为孤儿唱生日歌……黄梅生把德仁苑办成了一个大家庭,为他们再造亲情。

        黄梅生退休后,北京、上海、南昌等地的民办学校纷纷高薪聘请他当校长,他本可以去创造另外一番天地;儿子在美国成家了,他本可以去和儿子团聚、安享晚年……然而,他放弃了这些。正是在黄梅生的感召下,许多从德仁苑走出去的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多数选择了师范院校,立志像黄梅生一样,做个有温度的老师。

        黄梅生抚育、教育257名孤儿,其中12名孤儿成为大学生;180名正在就读初中或者高中;现在德仁苑仍有65名孤儿在这里学习生活。黄梅生说:“我一直会继续办下去,帮助更多孤儿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