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不解之缘

07.02.2017  01:38

      中国建设报 王纪洪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可谓弹指一挥间。而《中国建设报》创刊30年,却因她沐浴着改革发展的春风而熠熠生辉!
30年来,我先后担任过《中国建设报》通讯员、记者以及江西记者站副站长、站长和专职副站长职务,连续20年获优秀记者光荣称号。30年来,我与《中国建设报》由相识、相知、相通到难舍难分,结下了不解之缘。
      读报入迷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还在南昌市的一家施工企业工作,不管是担任新闻宣传干部还是党委书记,每天都要抽出时间阅读党报、党刊等各类报刊。一次,我去当时的江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参会,偶然发现了一张报头字体遒劲有力且套红的《建设报》,顿感耳目一新。征得同意后,我便将这张报纸带回单位反复阅读。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份高层次且具有权威性的行业大报,尽管刚刚创刊不久,但版式和内容都很吸引人。从这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借故往省厅跑,就是为了找熟人索要过期的《建设报》,从中汲取养料。
    之后,我为所在企业破季订阅了《建设报》。见到报纸上的好文章,我要么安排在企业内部简报上转载,要么翻印发给施工人员,自己也会剪辑留存。上个世纪90年代,我调入机关后,《建设报》已易名为《中国建设报》。不论是在综合部门还是在业务处室工作,我每天都会第一时间阅读《中国建设报》,第一时间将重要文章做上标记,送厅主要领导参阅,推荐给同事,与大家共享。
      写报成癖
      我在读报之余,还不时揣摩报纸的风格、特性和需求,反复研究报纸开辟的专版、专栏,虚心学习记者老师的写作技巧,重点研析企业通讯员被采用的稿件。慢慢地,我也悟出了一些门道儿,便萌发了向报社投稿的欲望。
      当时我所在企业的新闻面窄,事例、业绩尚不能登全国行业大报的“大雅之堂”,加之我的写作水平难以达到要求,开始所投稿件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尽管曾经有着“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尴尬,但由于自己的执著和持之以恒,便有了从“火柴盒”到“豆腐块”的喜悦。后因参加了报社组织的相关培训,逐步掌握了一些新闻写作技巧,所写稿件由“豆腐块”变成了“大烙饼”,版面也从专版、副刊跃上了头版头条和报眼,见报的频次也从“千呼万唤始出来”变成“隔三差五”就能亮相,体裁也由简讯、消息延伸为言论、通讯和专访。最近,我还找到了刊发在第216期、1989年1月27日《建设报》一版上的处女作——《南昌五建公司设“难题点将台”》一文。
      30年来,我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爬格子”,终于苦尽甘来,获得了人生中的三次“破格”:破格晋升为高级职称,破格由工人录用为干部,破格由企业调入机关转公务员。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调入江西省建设厅,先后担任信息宣传部主任、江西建设杂志社社长和厅办公室副主任,几乎都是负责信息宣传工作。向报社投稿,自然就成了我当仁不让的主业。后调至厅下属单位负责党务工作,不久又返回机关业务处室任职,向《中国建设报》等媒体投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终身以之的爱好。
      2009年我退休后,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先后换了三任“主官”,他们不约而同地邀请我返聘负责全厅机关信息宣传工作,报社也连续聘我为江西记者站专职副站长。从此,我又焕发了新闻写作的第二个春天。就连我爱人因患癌症做手术的那天,我依然接下了报社新闻中心布置的“五一”特稿采访任务,且按期完成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退休前,我连续两次获得原建设部授予的“全国建设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省直机关授予的“人民好公仆”等荣誉称号,多年被评为厅“优秀公务员”;退休后,我每年都被评为全厅“优秀党员”,还被评为厅直系统“首届道德模范”。这些荣誉,均缘于我在《中国建设报》等媒体的辛勤耕耘。经粗略统计,20多年来,我在《中国建设报》发表的文章达1500余篇,先后获得过中国建设报社好新闻奖、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和第十一届江西新闻奖二等奖。
        爱报如痴
        如今我已年近古稀,惟一的爱好还是新闻写作。我退休后仍然坚持每天上网或翻阅报刊,将媒体尤其是《中国建设报》上的重要文章通过厅办呈送厅主要领导。现任党组书记、厅长陈平多次作出批示,肯定我的新闻宣传工作。有一次,他赴京开会期间,报社领导向他表扬我敬业。回来后,他在全厅重要会议上转达了报社领导的赞誉之词。时任厅长,后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现任省政协副主席的陈俊卿,破例找我谈话,希望我退休后返聘留厅继续做好记者站工作。时任副省长,后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现任省人大副主任的朱虹,每期必看《中国建设报》,除充分肯定报纸办得很好外,还先后3次向多位厅领导打听“谁是王纪洪”,说我的文章写得不错。后来,这位领导率队赴重庆学习保障房建设,在工作人员名单中发现了我的名字时,便让厅长把我介绍给他,并当众表扬了我。
      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与《中国建设报》、与新闻写作还发生过两桩趣事。一件是,我退休后,经报社选派,单身赴京参加原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新闻资格培训考试。在数百名学员中,多为“80后”、“90后”,惟我这个“40后”坐在大教室前排且每天还去得最早,许多“后生”们不明就理地指着我“叽叽喳喳”:老师来得真早。这窘得我连课间休息也不敢离席而动。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我如愿以偿,获取了全国统一的新闻记者证。另一件是,我在获取记者证5年后要重新考试。考试时,尽管我戴着老花镜,尽管我格外认真,但由于考场光线不佳,在涂写答题卡时,选项的小圆圈就是涂不圆。时值初冬,我竟急得额头沁出汗珠。这被两位监考老师发现了。他们核对了我的身份证和准考证,并查阅了我的试卷,对我60多岁还参加考试表示钦佩的同时,担心我因试卷涂写不规范,会影响计算机识别。请示领导后,他们帮助我将答题卡涂写规范。可谓有志者事竟成,不久后,我以90.5分的成绩顺利拿到记者证。
      我之所以喜爱《中国建设报》,除了报纸本身办得很有水准外,还与报社的老师们对基层热心服务、精心指导、体贴关怀分不开。这其中,有报社领导亲临地方采访和参加发行会、通联会,直接一对一指导;有记者发行部的老师悉心指导记者站工作,强化通讯员培训,为基层评聘职称、申报记者证奔波;有新闻中心的老师精心指导,不厌其烦地修改基层发来的稿件,具有一丝不苟、严谨办报的好作风。
      由于对报纸有了感情,再加上自己身为记者站专职副站长的责任,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宣传和组织报纸的发行工作。除了省厅每年正常的开会、下文部署报纸订阅外,我还通过各种途径扩大报纸的覆盖面。可以说,《中国建设报》的“1—77”的发行号,是目前我记得最牢的数字。
      如今,《中国建设报》已步入而立之年,我诚挚希望报纸越办越好,真切期盼报纸能继续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单位: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