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如何为“4分钱处方”把脉

12.02.2014  11:37

        郑州一名幼童晚上出红疹,家长跑了多家药店都关门,最后在一家医院,一位女医生问明情况后,开了4片扑尔敏,药价4分钱!2月7日,这张处方在微博现身后,迅速引爆了网络。(《大河报》2月10日)

        在看病贵饱受诟病的背景下,“小处方”无疑是一种稀缺资源,公众以此来呼唤医德回归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不过,专业人士的解读自有其道理——药的价格与是否合理没有必然联系,开药便宜与否,并非一个评价医生好坏的靠谱标准。

        这是一场注定不会有结果的讨论。公众给“小处方”送上掌声,然而,医德本身却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将用药科学与否维系于道德自律,显然也是医生难以承受之重。相比之下,医疗专业人士更倾向于通过专业技术来评判。因为缺少专业知识,普通公众更看重医德,因为医德概念宽泛,医生更看重专业技能,这种各说各话的讨论难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尽管如此,讨论并非没有意义,通过讨论,不仅可以看到公众对看病贵的焦虑,也可以看到医务人员对医德泛化的抵触,针锋相对的两种态度,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双方缺少一个正常对话的平台,而不尽合理的医疗体制及由此造成的负面事例,则在不断加深着双方的隔阂。

        公众对医生的普遍不信任,也折射出对现有医疗体制的不信任。当然,不信任自有其理由——资料显示,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而社会支付成本却从1985年的28%升至2000年以后的60%。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及彼此之间不信任的加剧,几乎与医疗市场化改革同步进行。

        众所周知,医院收入主要来源于药品收入、诊疗服务收入、政府补贴三部分,三者的关系是此消彼长。以此为背景,省钱与否成为多数人判断医疗活动的唯一标准,即使是医生纯专业性质的建议,只要不能降低费用,就难免被视为“另有所图”。这种对话鸿沟,正是“4分钱处方”受争议的根源所在。

        “4分钱处方”受到争议,也许更应该从制度层面反思,如果能加大医疗投入,同时完善监督,医患双方的对话无疑将更加心态平和。如此,面对一张处方,各方才会将目光专注于医疗诊断,而不是暗自揣摩其中是否潜藏“猫腻”。(特约评论员赵志疆)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