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引农上坡”一举多得 8个县直单位实行“一对一”帮扶

24.12.2013  14:54

  本报永新讯(通讯员龙艳红、吴清炎)“比起原先村里弯弯曲曲的小巷子,这里将像城里一样宽敞干净,谁会不喜欢呢?”正在永新县烟阁乡后湖村驼背岭选房址的吴青秀看到规划图后情不自禁地感叹。该县“引农上坡”试点——驼背岭距圩镇两公里,到县城也只有六七分钟车程,已吸引该乡60多户农民利用低丘缓坡建房,既规范了农民建房,又保护了优质耕地,更建设了与自然风貌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多赢”之路。

  永新地处丘陵山地,耕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9.6%,但该县拥有1196.3平方公里的低丘缓坡资源,面积是现有河谷平原的两倍多。该县改变传统的用地模式,引导农民向大量低丘缓坡要空间,经过多次调研,该县选择群众积极性高、条件成熟的高市八团、龙门龙湖等8个村列入先期试点,县委农工部、县发改委等13个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国土、计生等8个县直单位实行“一对一”帮扶,既帮规划制定,又帮资金筹措。

  为让农民真正“引得上、住得下”,该县将惠农项目资金向“引农上坡”工程倾斜,为试点村平整进出道路,完善水、电、通信等设施,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目前累计整合农村公路、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资金600多万元。他们还注重以规划引领建设,突出居住和生产功能分区,将每个点规划为社区服务、农民建房、人畜分离三个功能区,建设公共活动场所、医疗室、幼儿园等场所,规划人畜分离点等配套附属建筑。在实施过程中,该县还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无论是试点村选址、户型建设方案,还是编制新村庄规划,都尊重和听取民意,体现民意。县住建局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供了10套具有庐陵特色的户型供农民选择,扭转了农民“东建一栋、西建一栋”、“你朝东、我朝西”的建房局面。目前,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涨,试点村群众共投工投劳2000多人次。

  “留下米袋子,丢了树林子”,不是多赢发展之路。为此,该县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并重,在完善水、电、路、通信等设施的基础上,科学配套绿化、休闲、垃圾处理等设施,提升档次品位,使试点村真正宜居。同时,坚持“风格统一、户型各异”的原则,规范村民住宅用地面积;尽量不推土、不砍树,沿等高线而建,不切坡建房,保护山体植被和水系;不搞过度硬化,村内通户道路铺装青砖片石。该县高市乡八团村注重把生态理念融入建设全过程,不仅保留了山坡上现有的100多棵松树,还在空地上新栽了20多株风景树,吸引了30多户村民在坡上建新居,正逐步呈现一幅“村在坡上、屋在林中、人在绿里”的和谐画卷。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