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出发展新空间

08.12.2017  13:54

  ● 熊 灵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

  在红土地上,科技创新从来不是新鲜词汇;对政协人来说,建言科技创新早已成为行动自觉。

  ——2013年1月,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收到600多件提案,作为高频词,“科技创新”格外引人注意。

  ——2017年11月,省政协十一届二十六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收官之作,也发出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助推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强音。

   完善政策机制 释放创新活力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建设创新江西,一切阻碍创新的科技体制机制都应当改变。

  “以前江西在科技创新上是走在前列的,我国第一辆拖拉机、水陆两用车都是在江西生产出来的,但后来,像汽车行业,在全国的位置落后了。”2016年10月,省政协十一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省政协常委黄菊花的一席话引起大家共鸣。

  “要营造有利于社会进步、生产发展、技术创新的土壤,加大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形成创新发展的合力。”省政协常委朱星河说。

  当年4月,省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围绕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和学习考察。常委会议上,黄跃金主席强调,要完善包括制度、机制、政策、法律等各方面的保障,充分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会议审议通过的建议案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条具体建议,包括完善创新协调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落实评价督查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改进政府采购运行机制等。建议案得到省委书记鹿心社、省长刘奇的点赞,并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落实。

  今年8至9月,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情况,赴上饶市、吉安市开展专题调研,并到广东省学习考察,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若干建议》调研报告,针对我省产业基础薄弱、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不够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发展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加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等8条具体建议,得到省长刘奇的批示。

  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制定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创新驱动“5511”工程的实施意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实施办法》《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形成了推动创新发展“1+N”政策体系。

  2016年,我省专利申请受理总量达61295件,同比增长65.9%,增幅居全国首位,其中代表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申请增幅46.4%,为全国平均增幅的2.2倍;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连续四年位次前移,2016年前移两位至全国第20位。

   构建创新平台 增强创新实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平台支撑。2016年,习总书记视察江西时专程来到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由江风益教授牵头研究的“硅衬底蓝光发色二极管”项目,获得2015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高校是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也是省政协关注和建言的重点。2014年4月,省政协就“我省高校科技创新对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专题开展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用翔实的数据分析了我省高校科研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我省高校存在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我省产业存在巨大的创新需求,但高校作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对我省新兴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还不显著,没有适应江西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研报告提出了改革高校考核体系、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评审条件、出台《江西省高校科技人员企业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等针对性建议,得到省领导肯定。

  2015年省政协十一届十三次常委会议上,姚电常委呼吁破除高校“关起门来搞科研”的现状,找准科研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加强产学研对接,解决科研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提高我省经济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一边是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国家级研发平台偏少;一边是部分科技创新平台处于空转状态,缺项目缺人才。这样的“怪象”让委员们焦心。

  “国字号研发平台申请不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科学考核激励措施,将研发平台的作用吸干榨尽。”省政协常委蓝赟认为,抓好创新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平台的服务与对接功能。省政协常委李冬妮建议大力引进和建设重大研发机构,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培植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今年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郭坚华、邝美云、严翊峰、张俊勇等11位港澳委员和特邀代表联名提交《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特色综合平台精准服务我省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提案,建议围绕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等地,高起点打造一批科技创新特色综合平台。提案承办单位省科技厅表示,将结合委员建议大强化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我省不断搭建平台和载体,集聚创新要素。

  截至2016年底,我省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有国家级创新载体73个,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家,数量并列全国第6位、中部地区第1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7家,列全国第1位。

   培育创新主体 激发创新潜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最为敏感,然而,省统计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省近9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研发活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4%左右。委员们调研发现“无研发机构、无研发人员、无研发资金”的三无企业比比皆是,这些企业面临着“搞创新是找死,不创新是等死”窘境。

  如何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2015年6月至7月,省政协组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专题调研组,深入多个省直部门及南昌市、萍乡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国企、民营科技型企业开展调研,赴深圳市学习考察,并在同年8月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针对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调研报告提出了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大科技创新税费减免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等针对性建议。

  “建议选择有发展潜力、尚在成长中的创新型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尽快帮他们做大做强。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面向市场、回归市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聚焦扶持创新企业、培育创新人才,提案纷至沓来。

  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辛洪波委员提交《关于科技创新促进沿江产业升级的建议》提案,提出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来江西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生活等多方面的扶持等建议。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会议上,党自安委员提交《关于大力培育我省创新型企业家队伍的建议》,以详实的数据为依据,提出制定系统的“江西省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打造新型“政企研”合作平台,全方位多途径培养创新型企业家等针对性建议。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张思永等13名委员联名提交《助力青年电商创业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提案,提出建立促进城乡青年电商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电商产业集聚;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专业人才交易平台等5条建议。陈根荣等4名委员提交《利用众创空间平台,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建议》提案,建议完善落实对大学生创业激励帮扶政策、加大对众创空间扶持力度。

  省统计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企业研发经费181.35亿元,比2012年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覆盖面达到21%;一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孵化园、“创客空间”等创新实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十一届省政协持续不断为科技创新出实招谋良策,我省科技创新释放的新动能新活力不断迸发涌流,为创新江西建设注入了强劲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