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好苏区干部好作风“接力棒”

11.02.2014  15:13

兴国县将军公园内的“模范兴国”雕塑

题记:

群山绵亘,满目葱茏。冬日暖阳,洒满赣南大地。

春节前夕,我们来到革命老区赣南,对赣州市创新开展干部“三送”工作进行深入采访。短短几天,记者进村入户,穿行街头巷尾,时刻感受着这里干群关系的鱼水情深—同吃一桌饭、同坐一条凳、同住一间屋,干部与群众熟络如邻里,干部帮群众跑腿办事如家人,群众对干部信任夸奖如亲人。时隔80多年,在当年的中央苏区,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苏区干部好作风的诞生地,“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的“三送”工作犹如春风化雨,吹来了当年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开出了干群关系的同心花,结出了真情实干、振兴苏区发展的累累果实,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群众工作再出发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摘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民谣

踏上赣南这片厚重的土地,我们追溯那段烽火连天的苏区岁月,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形成于这个特殊而又艰难的时期。

1929年9月28日,《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三次提到“群众路线”,这是已知的党的群众路线最早的文字表述。毛泽东同志深入赣南农村调研,先后形成了著名的《寻乌调查》、《长岗乡调查》等报告。在《长岗乡调查》中,毛泽东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光辉论断,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滥觞。

兴国县埠头乡铭恩园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当年我们党正是始终心系群众、依靠群众,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史料记载,当年240多万中央苏区人口中,扩红参军的就达33万人。当时仅23万人口的兴国县,有8万多人参军参战;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先后将8个儿子全部送上了前线,后来都牺牲在反“围剿”战场上……这些感人的数据和故事,是当年老区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结下血肉深情的真实写照。

时空流转。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夺取政权,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一些干部贪图安逸的思想抬头,艰苦奋斗的传统丢了,群众路线的观点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了,极少数干部甚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当年苏区干部的好作风渐行渐远,曾经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变得疏远。多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赣南这片红色故土经济发展依然缓慢,民生问题仍未改善,贫困落后面貌没有根本改观。

历史是一面反观自省的镜子。通过深入调研,赣州市委、市政府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干部作风松了、官味足了、工作懒了。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提出,“赣州发展慢、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并特别强调,“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干部作风转变是关键”。警醒的自我认识,急迫的发展愿望,精准的发力支点,吹响了老区干部作风转变的号角。

2010年12月,赣州市拉开了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的“三送”序幕。犹如水银泻地,沿着赣南山区的乡村阡陌,赣州9万多名干部奔赴农村和社区,开始了打通“毛细血管”,不留死角的“三送”活动。他们“打起背包,走出机关大院、住进寻常农家”,拜群众为师、谋群众福祉,迎来了一场新时期锻炼和检验干部的“进村赶考”。在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形成地,“三送”工作成为群众工作再出发的新起点。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