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江西工业精彩开局

28.04.2016  18:32

  一季度,全省工业在2月份环比提升的基础上,3月份再度温和上扬、精彩开局。3月当月,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93.8亿元,同比增长9.4%,环比提高0.5个百分点;一季度实现增加值1625.9亿元,同比增长9.1%,比1-2月提升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3个百分点,列全国第五、中部第一。从今年工业的相关指标看,工业经济支撑力度有所提升,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一、三大支撑促进工业温和上扬

 

  1、非公经济平稳向好。一季度,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357.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3.5%,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0.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7.5%,拉动工业增长8.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总量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私营经济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实现工业增加值654.3亿元,增长14.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

 

  2、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一是高耗能行业比重持续下降。一季度,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583.8亿元,占全省工业的35.9%,较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2%,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99.5亿元,占全省工业的24.6%,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0.5%。

 

  3、产销衔接平稳向好。一季度,全省重点监测的350种主要工业品中227种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增长面达64.9%;117种产品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长,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其中,农用化肥增长12.4%,化学原料药增长13.9%,瓷质砖增长16.5%,单一稀土金属增长28.1%,智能手机增长14.1%,多功能乘用车(MPV)增长66.8%。一季度,全省工业品产销率98.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产销率99.4%,环比提高0.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品销售逐步回暖,衔接良好。

 

  二、四大利好推动工业稳步回暖

 

  1、产品价格降幅收窄。一季度,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降幅较1-2月收窄0.5个百分点,较2015年全年收窄0.8个百分点;3月当月下降4.6%,环比收窄0.7个百分点。3月份,我省重点工业品市场价格环比温和上扬。其中,高线2370元/吨,环比上涨19.4%;铜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1%;硅料14.0美元/公斤,环比上涨4.7%;原油41.0美元/桶,环比上涨10.2%。

 

  2、企业利润有所回升。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全省工业效益有所好转。今年1-2月,企业获得来自政府的补助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6.4%,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0.2个百分点;企业利息支出25.99亿元,同比下降6.4%,比上年同期下降7.8个百分点,一增一减促进企业利润提升。1-2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69.7亿元,同比增长10.2%,较2015年大幅提升7.8个百分点。

 

  3、工业投资回暖向好。一季度,全省完成工业投资1466.1亿元,增长16.7%,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较2015年全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大幅回升。其中,制造业投资1303.8亿元,增长12.7%,比2015年提高0.7个百分点。

 

  4、库存压力有所缓解。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1711.6亿元,较2015年底减少64.2亿元,其中产成品存货638.6亿元,大幅减少140.1亿元。从增幅看,1-2月存货同比增长4.7%,增幅比2015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产成品增长5.5%,增幅比2015年大幅下降5.9个百分点,企业去库存速度加快,反映市场需求开始回暖,促进工业生产进一步回暖。

 

  三、三大问题加大工业下行压力

 

  1、大型企业增速回落。一季度,全省大型企业同比增长1.2%,低于全省平均增速7.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5.9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增长乏力将对我省工业的温和上扬造成较大影响。从一季度景气调查情况看,全省大型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3.1和124.3,较上年同期回落11.2和16.5点,比2015年全年回落1.2和2.6点,双双创下2012年以来新低,用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资金紧张仍是大型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出口持续低位运行。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75.2亿元,同比下降2.0%,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7.2个百分点。全省有产品出口的29个行业大类中,14个同比下降,其中有色、化工、文教、纺织服装四行业出口交货值总量占全省三成以上,均呈负增长,分别下降22.5%、9.7%、4.0%、0.7%。一季度景气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接到产品出口订单企业占比为48.8%,接近一半;接到产品出口订单的企业中,仅1.6%的企业认为本季度接到的产品出口订货量高于正常水平,出口外需受阻亟待扩内需,我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迫在眉睫。

 

  3、资金短缺仍然突出。人民银行资料显示,一季度全省新增信贷资金(不含票据)流向主要集中在水利、房地产、交通、建筑业等行业,上述4个行业新增贷款规模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为44.5%,制造业新增贷款仅占5.9%,较1-2月下降2.7个百分点,流向实体工业企业的资金明显不足。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607.9亿元,同比增长13.2%,占流动资产的比例21.9%,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剧了工业企业的资金压力。一季度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6.2%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较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货款回笼慢、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成为企业资金紧张的三大难题。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制约利润提升,进而影响工业增长。

 

  为保持我省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建议要尽快出台企业降成本措施;加大工业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加快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化解企业资金难问题;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努力遏制工业品出口下滑势头,为我省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撰稿:顾惟雨

 

  审核:杨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