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忠:从“三严三实”谈领导干部“严以修身”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加强作风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严三实”要求,即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作为“三严三实”理论的重要内容被提了出来。
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不可以不修身”等思想,均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并成为一些儒家思想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古人尚能如此,作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应“严以修身”。如果“修身”不严、不够、不到位,那么“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可见,“严以修身”作为“三严三实”的重要一环,是基础,是根本,决定并深刻影响其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把“修身”作为一生的必修课,让“严以修身”永远在路上。个人认为,践行“严以修身”,党员干部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进修”。
一修信仰理想。人不能没有信仰。有信仰,有难不知难,有苦亦觉甜。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缺钙”,灵魂亦无所依存。人民论坛曾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超八成受调查者认为,当前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信仰缺失”居十大社会病态之首。在回答“哪类群体信仰危机最严重”时,超过半数的网友(占比57.5%)认为信仰缺失主要表现在党员干部群体身上。个人觉得,这个调查结果符合实际。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在金钱、权力、美色等糖衣炮弹的诱惑下,动摇和丧失了最初的理想信仰,导致政治上变质、道德上堕落、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蜕变成“老虎”、“苍蝇”,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社会呼唤信仰回归,而信仰回归必须率先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党员干部能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从严的约束,自觉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根本的还要靠信仰作支撑。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产生了也不会一成不变。信仰回归且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精神家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牢记入党时立下的誓言,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作为终身追求,不管走多远都不能丢掉共产党人的灵魂,使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刻骨铭心。
二修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就全党而言,它是立党之本;就一名党员而言,它是立身之本。我们党长期执政后,能不能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永远不脱离群众,是事关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大问题。应当看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党风政风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新的气象。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病原体还在,即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既然“四风”的根子在背离了党的宗旨,要彻底纠正“四风”,就必须进行党的宗旨再教育。所以,严修宗旨观念要与坚持锻炼身体一样,必须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当下,严修宗旨观念,应做到“四个不能丢”,即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不能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胜利之本的基本观点不能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不能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不能丢。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经常深入到困难大、生活艰苦、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群众不断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修权力观念。党员干部与老百姓的区别,就在一个“权力”上。目前,部分党员干部头脑中存在着十分错误的观念,有的认为权力是靠个人奋斗得来的,是辛辛苦苦几十年熬出来的;有的认为权力是千方百计拉关系、找靠山弄来的,不用白不用。在这样的权力观支配下,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所以,党员干部必须严修正确的权力观念。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事实证明,权力是把双刃剑,善用则利国利民,滥用则引火烧身。党员干部应自觉摆正位置,正确处理个人同群众的关系、同组织的关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如何用好权力,本质上还是用权为民与用权为私的问题。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深深懂得,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决不能把公共权力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运用权力不能任性,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要守好公与私的分界线,坚决防止市场交换原则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绝不能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党员干部为官用权,一定要心中有杆秤,心中有戒尺。总之,就是要讲原则、守底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干干净净用权,一身正气,两次清风。
四修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没有过硬的能力素质,就难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有的专业能力不强,缺乏专业眼光和专业素养,对本职工作不懂行、不在行、不内行,甘当“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有的创新创造能力不强,习惯于“吃老本”,不善于学习研究和应用新生事物。比如,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束手无策、茫然无措;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研究大而化之,办法不实用、措施不具体;对PPP、O2O等市场化的办法研究不深入、应用不充分。有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不愿、不会甚至不敢与群众打交道。一个干部有没有能力,不是靠说,而是看你在干事中的表现,干成多少事。能力不会与生俱来,而是来自后天的努力,也就是说,能力是修来的。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在工作、生活中养成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要加强实践,行万里路,历万般事,经风雨、见世面,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只有如此,才能增长才干,不断成熟,夯实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五修立世品德。品德是立世做人的根本,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命门”。一个党员干部怎么样,群众不仅仅看你如何说,更看你如何做;不仅看你官德,更瞧你私德。品德不好的人,当了领导干部也难以服众,迟早要栽跟头。立世品德,最可贵的是忠诚、善良、公道、阳光。忠诚,就是对组织要忠诚,不讲谎话,对同志要忠诚,不讲假话,对群众要忠诚,不讲空话。善良,就是心存善念,关心他人,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必自善,与人为恶必自恶。对真正的腐败分子,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恶也是扬善。公道,就是客观公正地对待人和事,不能站在个人利益立场上评价领导、评价同事、评价下级,不能处处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以为自己最能干,别人都不行。阳光,就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堂堂正正。高尚的品德来自长期的历练和持之以恒的修养。党员干部要以学修德,以俭养德,以廉守德,自觉把提高品德修养作为一种自觉追求,内修于心,外修于民,这样才能让群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