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不要把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归咎计划生育政策

30.08.2015  18:28

  参考消息网8月30日报道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8月25日刊登《不要把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归咎于独生子女政策》一文,作者系塔夫茨大学政治学副教授伊丽莎白·雷米克、独立学者卡丽丝·洛。

  文章称,在过去10年里,中国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引起媒体关注:由于男多女少,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男子注定要独身,由此带来可怕的社会后果。中国的新生儿男女比例远远高于105:100的自然比率,流行看法是,这纯粹、完全是由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家长自古以来重男轻女,如果他们只能有一个孩子,那最好是个男孩。男女比例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约五年后的1985年左右开始失调似乎足以证明。这种说法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取消该政策将消除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衡。

  但稍做比较就能看出这种流行看法是错误的。男女比例失调起因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说法通常有两个前提依据:单单这一个因素导致了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了新生儿男女比例失调。但事实上,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下降,那是独生子女政策出台的好几年前。而且,中国的邻国尽管没有实施这种严厉的政策,但在1970年也曾出现类似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文章称,人口出生率下降也并非必然导致男女比例失调。日本的人口出生率约20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但该国的男女比例始终保持在自然范围内。中国过去30年里的男女比例失调恰好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同步,这种巧合具有误导性。从更久远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的男女比例是在过去200年的很长时间内渐渐严重失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