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上线试运行 企业违法一查就知

05.05.2015  00:44

  “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30.24元;处以罚款人民币2000元……”5月1日,“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多家知名商场超市、汽车4S店有违法记录并被警示。

  守信企业和警示企业用颜色区分

  记者获悉,今起,社会各界可登录http://www.ncesw.gov.cn/进入系统,查看到南昌市每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基本信息、企业年报信息、违法记录、荣誉品牌信息、财产抵押、投诉记录、法院判决等信息。这意味着南昌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大数据融合加强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

  多家商场超市被警示

  4月30日,记者登录“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发现,该系统设置了“企业信息”、“守信企业”、“警示企业”、“消费警示”、“办事指南”、“政策解读”等六大板块,采取国际上通用的以颜色区分预警类别的做法,将企业分为四类:正常、黄色警示、橙色警示、红色警示。

  记者点击进入“消费警示”发现,不少知名商场超市被标记为橙色甚至红色警示。在一家被标记为红色警示的商场企业信息中,登记了3条违法记录,分别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以及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等。同时,还登记了执法部门对企业的处罚等信息。点击一旁的“详情”,还可以详细了解该条违法记录的来龙去脉。

  36家监管部门数据将互通

  据介绍,去年10月,南昌先行先试启动了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工作,在全国率先研发了“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依托全市企业监管大数据中心,设置查询平台、业务平台,运用信息公示、联动监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形成以企业“经济户口”为基础的信息化监管体系,以大数据、“互联网+”创新市场监管新模式,建设了一个跨领域跨部门的市场监管与服务分析应用平台。

  “现阶段试运行中,系统实时采集了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中级人民法院、国税局、地税局、安监局、文新局、食药局、环保局、人社局等9家试点单位对企业的许可、处罚等信息,下一步,全市范围内36家企业监管部门的数据将逐步完善。”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负责人邓斌表示。

  可查近三年失信违法记录

  “系统运行后,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该系统平台查询到相关企业的基本信息、近三年内所有的失信违法记录、投诉信息等,让监管部门对失信违法企业的监管信息暴露在阳光下,促使企业自主整改、规范经营,也为百姓消费、商务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用参考平台。”邓斌说,另一方面,也倒逼监管部门规范履职、“把执法权力关进了数据铁笼”,一旦出现监管问题,可倒查追究责任,解决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的问题。

  警示系统主要功能

  信息公示查询:可查询南昌市任何一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信息、备案信息、股权出质信息、财产抵押信息、荣誉品牌信息、抽查检查信息、违法记录信息。

  等级评定:根据企业的失信违法信息将企业进行信用分类,分为:正常、黄色警示、橙色警示、红色警示。

  消费警示:将全市所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投诉、调解信息进行公示预警。

  联合监管:各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使监管深度融合。

  预警监管:发现企业违法行为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

  监管留痕:通过对各部门监管工作的留痕,要求监管部门规范履职和执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