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办公司”从梦想走进现实 江西出台新政力促民营经济发展

13.01.2014  10:20

■记者洪怀峰/文

   今后,江西对民营经济“非禁即入”。12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10日江西召开“全省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动员大会”前夕,中共江西省委文件赣发[2013]14号文件,即《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第4条规定:“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未明确禁止准入行业和领域”;第5条规定“放宽经营条件”,企业工商登记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新政不仅对民营经济“非禁即入”,而且还透出“宽进+严管”的政策导向。其中,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使1元钱办公司从梦想走进现实,“零首付”让企业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

  解读

  “先照后证”让创业者办证经营两不误

  “‘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对创业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因为‘先证后照’会导致很多创业者在等待办理许可证过程中,因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难以开展招工、洽谈、签约、贷款等企业前期筹备工作。”南昌一家知名建材公司经理冯成告诉记者,因为在以前的制度下,商事主体先要到主管部门取得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这就是“先证后照”。

  “比如开一家餐饮公司需要先获得‘餐饮许可证’和‘消防许可证’等前置许可,才能办理营业执照。而获得这些前置许可的时间,本可以用来招收员工、购买设备。但公司因没有拿到营业执照,又不能从事这类筹建活动。”冯成坦言,现在餐饮公司可以先办理“筹建营业执照”,一边等待许可证办理,一边招收员工、购买设备,不用担心因审批时间过长而错失商机。

  认缴制让1元钱办公司变现实

  不过,冯成认为,对创业者而言,最大的利好是“认缴制”,因为以前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确实是创业者面前的一道门槛。他向记者介绍,假如一个人要办一家商贸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按照“实缴登记”要求,注册时需要首期缴付20%的注册资本,也就是2万元,另外8万元,需要在两年内缴付到位,否则违法。这无形中提高了公司设立门槛,降低了资金利用率。

  现在实行“认缴登记制”,仍以这家公司为例,只要股东之间协商一致,认缴10万元注册资本,可以在任意时间缴付到位。这意味着,公司可以先开起来,无需为注册资本发愁。

  “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只认缴1元钱的注册资本,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的。”冯成认为,根据《意见》,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后,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这无疑会大大激发创业者的热情。

  影响

  “零首付”将让垫资生意缩水

  “《意见》出台后,垫资代办业务量肯定下滑。”12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昌很多从事垫资注册的代办公司和个人,均对这一部分的业务表示出了悲观情绪。因为以前不少创业者想注册公司,面临注册资本金不够的尴尬,无奈之下,只能寻求代办公司或个人帮忙操办。

  12日,记者在江西一个行政服务中心门口站了一会儿,就收到七八张此类公司的名片。

  “你想注册一家公司,只需提供法人代表、股东身份证原件以及办公场所产权证等文件,剩下的手续由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不过我们中介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一家前来发名片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注册10万元的公司,手续费只要几千元就可以。注册100万元的公司,手续费为1万元左右。注册1000万元的公司,手续费肯定要突破3万元。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中介公司打着代办注册的旗号,实际做起垫资代办的生意。一般来说,代垫资金在公司注册之后就会抽离,只要不涉及需要特殊审批程序的行业,公司注册两至三周就能完成。事实上,许多从事代办的中介,仅仅挂靠在某个公司名下,拉到业务后,公司负责提供垫资款项,手续费由双方按照约定好的比例分成。

  [1]  [2]  下一页

 

来源: 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
编辑: 薛岚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