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宪法日法院开门迎群众

05.12.2014  19:54

  本报讯袁英 胡恋梅 王国勇 新法制报首席记者程呈报道:法制授课、庭审旁听、集体宣誓、廉政教育……12月4日,全国首个宪法日,全省各地的基层社区干部、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师生等各界人士纷纷走进当地的人民法院,全省法院系统通过形式多样的“公众开放日”活动,着力实现了与公众的零距离“约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形式多样法院开门迎群众

  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公众开放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师生等各界代表60余人走进法院感受阳光司法。

  活动从上午9时开始,包括了参观审判综合大楼、旁听案件庭审、召开座谈会、赠送普法书籍等环节。与以往开放日不同的是,来自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的4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占到受邀人员的一半以上。

  宪法日当日,瑞昌法院除了向公众开放外,还向法官传达了瑞昌市纪委和江西省纪委《关于在全省干部、公职人员中进行拒收“红包”警示教育的通知》,向大家提出了警示教育。

  而吉安的吉州区人民法院,首个宪法日活动随着全体法官面向宪法宣誓拉开帷幕。“我宣誓,忠于宪法和法律,忠实履行法官职责……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台下,受邀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的140余高中生,个个注目凝望。宣誓活动结束后,该院院长郭泽庆亲自走上讲堂,为学生们献上了一堂“鲜活”而有趣的宪法知识讲座。

   零距离“约会”群众受益匪浅

  参与了南昌中院开放日的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德敏表示,法律工作者是法治中国、法治江西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法学师生应该成为法制宣传的先锋,南昌中院利用国家宪法日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学实践课,相信他们今后会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

  “以前对法律、法院没有直观概念,今天的流程体验和讲座,让我增进了对法院的亲近感。”高二学生小吴在参加完南昌青山湖区法院座谈会后表示。

  “我是第一次走进法院,第一次旁听案件开庭,原来一直觉得法院离我们很远,现在觉得法院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希望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加深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南昌罗家镇的一名群众在旁听一起危险驾驶罪的开庭审理后发出感慨。

  南昌湖坊镇的一名社区干部对法院向参加活动的代表赠送的普法书籍的做法赞不绝口,“这下我们可以向群众好好宣传下法律了,这几本书太有价值了,我都忍不住多看几眼,回去以后我一定把它们放在社区让老百姓借阅。”原来,赠送普法书籍也是青山湖区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之一,目的是为了让更多未走进法院的群众享受法律大餐。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
姚增科在宜春市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本报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政协新闻网
江西省政协: 贫困县“清零”背后的政协力量
蔡久伟   “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