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综述
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正人必须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始终把自身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组织制度机制创新,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加强自身监督管理,着力锻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执纪“铁军”,为我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好换届选举
着力夯实纪检监察组织基础
去年是换届年,纪委与同级党委同步换届,市纪委把抓好市县乡三级纪委换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市认真做好市纪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35名十一届市纪委委员及新一届市纪委常委班子;从严抓好县区纪委换届,共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区纪委委员207名,纪委常委79名,其中书记9名,副书记26名。同时,指导乡镇纪委换届工作,共选举产生乡镇纪委委员361名,其中纪委书记80名,纪委副书记55名。通过换届,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夯实了纪检监察组织基础。
在换届过程中,市纪委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换届工作的文件精神,坚持严把“三关”:严把换届程序、提名、考察、选举等环节关,做到要求不变,程序不减,标准不降,环节不少;严把职数关,严格按照纪委委员、常委数量不超过上届的要求,配备市、县、乡三级纪委委员、常委人数,增加专职从事纪检工作的委员比例,确保专职委员不低于总数的三分之二;严把任职资格关,从严掌握换届提名的年龄、任职年限和准入门槛等规定,实现干部交流任职,使三级纪委班子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强化组织保障
实现市纪委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
近期,我市召开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工作会,宣布了市纪委派驻纪检机构人事安排,并对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这标志着我市向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工作顺利收官。
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建设直接影响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强化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实现派驻机构全覆盖,发挥派驻监督的职能作用,是新形式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推进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改革,去年,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市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机构设置、职能调整、职责权限、工作关系、管理保障、组织领导等7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市纪委派驻纪检机构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通过新设、调整等方式,在撤销58家派驻纪检机构的基础上,共设置派驻纪检组36家,负责监督128家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同时,加强派驻机构人员配备,选派81名优秀干部充实到派驻纪检组,首次面向全省公开选调15名派驻纪检组干部,推动派驻纪检组积极履行职责。
“实现市纪委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了监督力量,明确了派驻纪检组的职责定位,有效提升了监督执纪的质量和效果,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市纪委派驻市房管局纪检组组长欧阳锋说。
加强教育培训
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
建好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不断取得反腐倡廉新成效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市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去年,我市选派121名干部参加上级纪委的调训,并委托中央纪委培训中心分两期培训纪检监察干部共50人;实行分级培训原则,指导县区纪委举办业务培训班21期,培训干部1100余人次。同时,通过分期分批举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专修班,加强了对新任领导干部的轮训,确保培训全覆盖;通过规范江西干部网络在线学院学习、干部上挂锻炼和跟班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市纪委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严防“灯下黑”。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线索,市纪委按照五类线索处置方式,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及时从严处置,对纪检监察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预防、早提醒、早处置。去年以来,共处置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40件,提醒谈话3人、诫勉谈话1人,责令检查4人,调离纪检监察岗位1人,党纪政纪处分1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也是如此,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从严管理监督,全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执纪‘铁军’。”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刘丽雅 记者 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