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中国教育改革全面启动

17.12.2014  13:33

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中国教育改革全面启动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 胡浩)中国教育部16日公布两项政策,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指标加入高考人才选拔机制,力图使高考这一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作为《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规定,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如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的情况。

    高校招生时,招生院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

    另一项配套政策《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则赋予学生考试的选择权,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选。

    此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合格即可,打破了只用百分制评价学生、评价教育质量的做法,淡化了分分计较,学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新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自1977年恢复以来,高考制度已推行30余年,却因“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论”而备受诟病。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这标志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全面启动。

    针对这次“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树森表示,尽管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全面推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刘树森介绍,去年,大约50万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今年的初步统计是60万人,占考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这种现象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失,我们是时候反思现行的教育和招生制度。

    “在我们请已经毕业的学生评价自己高中生活时,他们的回答是极具戏剧性的,普遍觉得高中生活非常有意义,但几乎没有人认为值得再来一次。”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校长周彬认为,破解这些问题,还学生一个青春朝气而又积极进取的高中生活,不仅仅是招生考试改革需要承担的任务,更是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模式需要完成的使命,真正将工作重点从“单纯育分”走向“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