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学业水平考试自主化适应教学发展要求

17.12.2014  14:19

  12月16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不得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依据。(12月16日中国新闻网)

  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不同于为学分认定而设置的模块考试。本次教育部规定学生可以在设定科目中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这充分体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多样化选择模式,更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高中学生压力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历过高中生活的人都知道,书山题海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科加上副科,屈指一数10科有余。面多繁重的学习任务,许多学生不堪重负,不仅要面对通往理想之路的高考,还要应付学业水平考试,因为学业水平考试关系着是否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如此“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让许多学生沦落到样样知道而事事不通的境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正处于知识储备的高峰期,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知识体系,学生更愿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定会深专细研、激流勇进,在兴趣的天空下茁壮成长,充分吸收知识的营养,从而成长为专业性更强、知识体系更完备的专业化人才。同时高中分文理科的现象如今仍然存在,如果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业水平考试这也正好与高考科目无缝接轨,因此也能够帮助学生升入更高的知识平台。

  有的网友认为,学生考试科目的自主化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办事,学生也不知道孰有用孰无用。笔者认为并不其然,其实在用高考成绩来衡量学校实力和教师业绩的当下,许多学校已经淡化了学业水平考试,甚至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通关率,竟然帮助学生作弊。如此看来,与其让学生在“松松垮垮”中通过考试,还不如放开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还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科目提升新能力。

  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自主化是适应当代高中教学新变化的及时雨,对于提升学生专业化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业性具有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