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埋儿奉母”式广告“绑架”孝道

27.10.2014  19:15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说到孝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我国古代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二十四孝,讲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鲁迅先生当年曾经点评过二十四孝图,他说,有些故事可以勉强效仿,有些照着做,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还有的,会让人非常反感。(10月26日中国新闻网)

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至今都被引以为范,但伴随时代的发展,一些古时候的孝道能不能被今日社会所效仿、推崇,真需细细“审测”。毕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对于一些有硬伤的孝道文化,就应敢于提出质疑,如果仅因古代推行,今日就得效仿的话,那么只是一种孝道文化的愚昧违背。假若“埋儿奉母”继续披着孝道的外衣,被公众所“试用”,那么不仅伤害家长、孩子,更会给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涂以“脏污”。

制作公益广告牌,向社会宣扬孝道,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对“孝道图”不加深入研究,不看是否合时宜就发布出来,则是一种孝道错误误导,引导“犯罪”。试想,如果每一个想尽孝的人都学埋儿奉母的话,社会岂不进入一个恶性犯罪循环中,那么孝还能称之为孝吗,愚孝、假孝还差不多。

不可否认,“二十四孝”在古代社会里有它积极的作用,具有精神引导力,但时过境迁,有些“精华”已过时效性,成为“糟粕”,那么这些跟今天的伦理观、价值观不相适应的东西,就应避免去宣传、强调,不然只会陷入孝道的无序宣传中——即不管好的,坏的都拿来套用,作拿来主义。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做父母的断不会为尽孝再“埋儿奉母”,但怕就怕在一些不经意间的孝道传播被人为“绑架”,成为影响社会公序良俗的“黑手”。再者,现在的孩子领悟能力都很强,假若“埋儿奉母”被孩子们“误读”,那么会不会造成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偏离,使他们心中产生好爸爸变“坏爸爸”的想法,以致每天“噩梦”连连。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弘扬孝道,但别“绑架”孝道,如此才是“正能量”之举。如果这本是正能量涵义的孝道被人为“绑架”,利用广告广而告之,实际只会产生“负能量”的“效果”,这对一个城市的文明指数、孝道指数提高都是极不利的。所以,应及早摒弃。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